特首李家超今日(17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本報記者在旺角街頭訪問市民的看法。從事電子銷售的周先生表示自己對《施政報告》沒有甚麼期望,只希望財政赤字不要太差,又認為香港人最終還是得靠自己。當記者問及具體評分時,他笑稱不想評分,因為每次的《施政報告》都讓他感到失望。

李家超稱上任來經濟增長、家庭收入中位數增加3千元,周先生直言讓他摸不著頭腦,因為他和朋友都感受到經濟下行壓力,許多人還在不停找工作,反問「經濟增長的成果究竟惠及誰?是新來港人士還是其它群體?」他表示受經濟不景氣影響,薪金減少了三至四成,其客戶群主要是香港人,消費力下降直接影響其生計,「中產變低產」。

記者提到報告預測今年經濟增長約2%至3%,周先生反指街上許多商舖已結業,消費意欲普遍下降,港人傾向選擇更便宜的商品和飲食,甚至連夜生活也變得冷清。他亦對財赤感到憂慮,認為《施政報告》缺乏實質措施改善經濟。過去政府曾透過派發現金刺激消費,但如今財赤壓力下,這類措施更難推行。至於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他認為似乎只是推動香港人到深圳消費,交通配套便利了往返大陸,但這反而令香港本地消費受影響。

對於大學非本地生收生比例由40%增至50%的政策,他認同大陸學生進取且具競爭力,但這對本地大學生構成更大壓力。同時,他質疑此舉能否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本地學生和家庭反而正面臨巨大生活壓力,無論是學業選擇還是就業前景,都因競爭加劇而更顯困難。

《施政報告》頻繁提及的AI話題,他質疑國際上許多AI程式對香港有限制,政府有沒有具體方案突破這些限制,或者開發專屬的AI技術來幫助香港突圍,他表示完全看不到相關進展。他認為社會必須轉型,AI的角色會越來越重要,或許能為年輕人提供新的出路。然而,他坦言目前看不到香港在AI科技上的實際作為。

倡減公司稅、恢復學生津貼

關於「低空經濟」,他認為與「夜繽紛」差不多,缺乏實質想法。他寧願政府依靠大財團賺錢並帶動經濟,養活部份香港人。記者問及《施政報告》有哪些措施切身惠及自己,他直言想不到任何具體好處,形容自己目前的心態是問題「燒到埋嚟就食」。

談到餐飲業的情況,他表示食肆處境艱難,街上大多只剩廉價的兩餸飯或中國大陸風味的辣味餐廳,香港傳統粵式小炒店已大幅減少。至於放寬准許寵物狗進入食肆,他表示自己不養寵物,無法評論寵物牌照的影響,但他建議或可在特定地區或公園周邊設寵物友善食肆,會更為方便。

他又認為減免非住宅水費和排污費的措施,對工業和餐飲業的幫助有限,建議政府直接減稅可能更有效。目前許多企業入不敷支,減稅能提供更大的推動力,激勵企業經營,起到實質作用。

談到《施政報告》是否能振興經濟,他笑言特首或可用AI重寫《施政報告》,認為短期內看不到香港經濟復甦的希望,並提到李家超非商界出身,可能缺乏經商技巧,導致施政措施未能滿足商界的需求。

他提到自己育有一個孩子,但政府早前削減了學生津貼,讓他感覺政府有「過橋抽板」的感覺,承諾的支援在孩子出生後幾年便消失。他亦認為,稅務減免對普通收入家庭幫助不大,相比之下,恢復津貼或增加學校及兒童心理健康配套更實際。他特別提到近年學生自殺率高企,認為單靠「政府已聽到聲音」無濟於事,社會風氣及壓力才是問題根源。

退休公務員倡停止輸入外勞

退休公務員溫先生接受訪問時給予今份《施政報告》60分,認為大部份政策只是小修小改,不認為對現時的經濟情況有太大影響。

對於《施政報告》提出的「部門首長問責制」,溫先生指一直需要,問題是會否執行,「有責任的時候、有需要的時候你真的問責才可以」。

被問到政府沒有推出消費券,溫先生坦言,理解政府在嚴重赤字下沒有推出消費券,坦言「沒有期望所以沒有失望」。他較關注交通費用方面,希望「不是現在那樣不斷膨脹,速度快過我們經濟(增長)」。

在外勞問題上,溫先生認為應暫停輸入外勞,因政府在把關方面做得不理想,雖然提出改善措施,但是都達不到真正的效果,加上現在失業率亦增加。他說政策應因時制宜去實行或停止,彈性處理。

他相信政府延長初生子女可享額外免稅額的時間,有助增加生育。但指政府如想大力鼓勵生育,應提供更長年期的免稅額,因養育子女的負擔會越來愈重,建議可延長至10年。

李家超宣布成立由特首領導的北都委員會,溫先生指市民只能看到北部都會區發展的大方向,具體的數據、細節的透明度不高,「我們市民怎知道如何發展」。@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