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00年前的唐憲宗年間,一位姓鄭的宰相奉命南下嶺南,卻不料南方潮濕悶熱的氣候加劇其腎虛之症,導致體弱多病、腰膝痠軟,諸多補藥無一奏效。正當他憂心忡忡之時,一位來自海外的船主李摩訶聞訊而至,獻上一帖以補骨脂和核桃為主的補腎秘方。鄭相國初時猶豫不決,經再三勸說方才試服,數日後症狀竟大為緩解,持續服用更使他痊癒如初,精神煥發。
三年後,鄭相國返京,將此方廣為傳布,眾多患者紛紛驗證其效,不僅能療腰痛與腳氣,更有烏髮養顏、延年益壽之妙。
中醫如何看「腎」
中醫認為補腎對延緩衰老至關重要。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中所藏的「精」是生命的根本動力。
在現代醫學裏,腎臟屬於泌尿系統的一部份,主要功能是過濾血液、排出代謝廢物,維持體液與電解質平衡;同時還具有內分泌作用,能調節血壓,並分泌影響紅血球生成與骨骼代謝的荷爾蒙。
然而中醫的「腎」是一個綜合性功能系統,而非單純的腎臟器官。它不僅與水液代謝有關,還涵蓋了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骨骼、精神、聽覺等多方面功能。
具體來說,腎的功能有:
主藏精:腎臟與遺傳、生殖及生長發育密切相關,相當於生命的能量庫。
主水液代謝:協助膀胱管理體內水份, 調節水份平衡
主納氣:腎的功能是「收納」呼吸之氣,確保吸進來的空氣能深入體內並被有效利用。
主骨:腎強則骨骼堅固,腎虛則容易有關節炎、脊椎病、骨質疏鬆。
通於腦:腦神經依賴腎精滋養。最新研究發現,慢性腎臟病患者發生認知障礙的風險比一般人高。
開竅於耳:腎功能強時,聽力敏銳,腎功能弱時,可能出現耳鳴及耳聾。
其華在髮:腎功能強時,頭髮濃密烏黑;腎功能弱時,頭髮變白、脫落。
從身體症狀洞察腎臟健康
台灣桃園慈航中醫診所醫師李應達指出,許多人一聽到「補腎」,往往認為自己腎臟檢驗數值正常,就不需要進補,這其實是對「腎」的狹隘理解。
中醫所謂的「腎虛」並不只侷限於泌尿系統,還可能涉及全身:
體力:腰膝痠軟、體力下降、手腳冰冷、頭暈耳鳴、掉髮、白髮、牙齒鬆動,甚至駝背與骨質疏鬆。
腦力、情緒:記憶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與工作效率降低,並伴隨焦慮、易怒、煩躁或憂鬱。
生殖、內分泌:男性可見遺精、早洩、不育;女性則可能出現月經不調、卵巢早衰、閉經或不孕。
外貌:膚色暗沉、黑眼圈、眼袋、皮膚粗糙,甚至中年長痘。
李醫師說:「我們所說的腎,不是單純的腎臟器質有沒有病變,而是腎的整體功能是否充足。」
中醫五行揭示腎臟養護之道
五行學說-腎 |
|
五行屬性 |
水 |
季節 |
冬天 |
五味 |
鹹 |
五色 |
黑色 |
情志 |
恐 |
在傳統中醫理論中,腎屬於五行中的「水」,其特徵與自然界的水性相呼應。腎就像人體的水庫和水閘,負責調節全身水份的分布與排泄,保持體內水液平衡。
冬季養腎
冬季屬水,正對應腎。天氣寒冷,萬物閉藏,人體的陽氣(溫暖的能量)也隨之潛藏於內。冬季養生要注意保暖、避免過勞,若保養不當,容易出現畏寒、腰膝痠軟、疲倦等。中醫經典《黃帝內經》說:「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提醒冬天護腎關乎來年健康。
養腎的飲食建議
在五行學說中,腎對應「鹹」味與「黑」色。具有天然鹹味的食物,例如海帶、紫菜能補腎,但過鹹反傷腎。黑豆、黑米、黑芝麻、雲耳、烏骨雞、何首烏等黑色食物都有補腎作用。
情志方面,腎主「恐」,長期焦慮或驚嚇會傷腎,表現為失眠、心悸、耳鳴、腰膝無力,因此保持心情平穩同樣重要。
青娥丸補腎 預防腦退化
李應達醫師常用經典方劑「青娥丸」調理腎虛引起的腰膝痠軟、記憶力減退。青娥丸是在唐鄭相國方中的補骨脂、核桃之外,再添入杜仲與大蒜,能補腎強骨、健腦益智。「青娥」之名,既喻美麗少女之姿,亦暗指烏黑如少女般的鬢髮,恰如其份地彰顯此藥返老還童的奇效。
一般民眾或海外人士未必能輕易取得製作「青娥丸」的藥材,李醫師建議可以多吃核桃。在中醫「以形補形」的理論中,核桃形似腦部,被視為有助活化大腦的食材。李醫師說:「美國的超市裏核桃到處可見,作為零食食用,不僅方便,也能達到保健目的。」
一項發表在《營養素》(Nutrients)上的研究發現,根據動物實驗與人體研究,核桃富含抗氧化與抗發炎成份,可減少神經發炎、延緩阿茲海默症等腦部退化疾病的進展。
李醫師也提醒,預防失智與骨質疏鬆,要從年輕或中年時期就開始補腎,才能累積足夠的「本錢」,避免日後出現退化性疾病。他說:「養生就像存錢買房,要從年輕時慢慢累積健康資本。」@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