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近2,500萬粉絲的知名博主「藍戰非」,近日在抖音與小紅書的帳號突然遭到限制,新增關注功能被封鎖,B站也傳出類似情況。自9月中旬停止更新以來,相關平台始終沒有公布處理原因,事件在靜默中持續發酵,引發外界對網絡平台治理邊界與權力運作的質疑。
在中共網信辦等部門推動的「嚴打」環境下,又一名網紅被限制發聲。據大象新聞9月25日消息,千萬粉絲博主「藍戰非」的抖音與小紅書的帳號被發現功能受限,用戶無法再新增關注。他在抖音坐擁約2,495萬粉絲,小紅書粉絲超過13萬。他的帳號在9月中旬之後更新驟停,直到帳號出現「禁止關注」的提示,迅速引發討論。
藍戰非最後一次在抖音發布影片是在9月13日,小紅書則停留在9月18日。與此同時,有用戶反映,其B站帳號也無法被正常關注。至今,相關平台均未公開處理原因。
大陸自媒體圈人士指出,藍戰非曾在公開場合談到自己的變現能力,聲稱,其若全力商業化,年收入可達「九位數」。這番話在今年夏天引起爭議,被認為觸碰了公眾對「流量與收入失衡」的敏感神經。
廣東網絡人士葉先生也是一名自媒體人,他對大紀元記者表示,藍戰非的帳號被限,外界覺得突然,但其實並不意外。他說:「最近整個(社媒)平台氛圍都很緊張,凡是擁有大流量的博主都會被盯得很緊。官方總說要『淨化網絡生態』,可又沒有明確標準。甚麼算違規?甚麼算敏感?大家其實都活在一種不確定的風險裏。」
他補充,藍戰非此前提到「年收入九位數」的言論,容易被視為炫富或「帶壞價值導向」。「流量太大本身就是風險,一旦觸到敏感點,就可能被當成典型來處理。至於外界怎麼看,只能等平台或監管方給出一個模糊的理由。」
山東的何先生則表示:「很多小粉紅誤以為互聯網很自由,但真正的決定權還是平台和背後網信辦和網警的權力。今天是藍戰非,明天可能就是別人。這種突然消失或功能被限的情況已經成了常態,對自媒體人來說,只能不停自我審查,可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創作空間會越來越小。」
類似聲音也出現在海外社交平台上。有網民留言說,這又是一起「網絡明星遭整肅」的案例。部份境外用戶將此事與近年來官方整治網紅經濟、粉絲文化掛鈎,認為只是當局監管邏輯的延續。
貴州評論人顏先生長期研究網絡產業,他批評當局的治理手段缺乏透明度:「對頭部博主來說,一旦被覺得超出其可控範圍,平台就可能出手限制,以此向整個行業傳遞訊號。但從來沒有具體條文供大家參考。哪些事不能做、哪些話不能說,都是事後才知道,這才是最要命的地方。」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此事可能與官方強調「清朗網絡空間」有關,目的是防止粉絲經濟畸形擴張。但官方處理過程缺乏明確標準,公眾往往難以獲得確切訊息。
根據天眼查數據,藍戰非名下關聯7家公司,其中5家已註銷,僅剩2家存續。「長沙藍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因未按時公示年報被列入經營異常。多家企業因註銷、地址失聯等也被標註異常。這些工商訊息或許能幫助外界理解其商業網絡。
資料顯示,藍戰非以生活與社會觀察類內容在抖音崛起,短時間內積累了龐大受眾。他在9月初仍保持活躍,但此後突然沉寂。對於他的帳號被限關注,許多人視為其被「軟性封禁」,然而官方始終沒有公告說明。
記者曾致電抖音客戶服務查詢,但電話無人接聽。目前,抖音與小紅書均未對事件回應,藍戰非本人也未在其它平台表態。究竟是因違規內容、商業化爭議,還是更深層的輿論監管,外界不得而知。
9月22日,中共網信辦再次宣布啟動「清朗」專項行動,重點整治所謂「自媒體亂象」「粉絲無序擴張」「資本過度逐利」等問題。輿論認為,在這樣的專制背景下,「藍戰非」的遭遇並非個案,而是整個行業在專制權力之下共同面臨的命運。#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