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最熱門的短片,香港代表是前急救員簡稱肥牛哥幫襯放題火鍋店又食又拎,台灣代表則是捷運乘客簡稱紙袋男一腳把爭奪關愛座的搞事廢老踢飛。跟《風林火山》一樣,有人讚好,有人猛烈批評。
不是批評搞事的一方,是批評另一方。例如,批評火鍋店不應該把短片流出市面進行公審。又例如,認為年輕人不應該動用武力對付老人家。曾幾何時,我也是這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信徒。開始改變想法。
不知是受到基督教小學與天主教中學的影響,覺得被摑右邊面的話更要伸出左邊面,還是中國人本來就奴性比較重,自問懂性以來習慣逆來順受,「給插隊咪改搭下一班車囉 ! 」跟上司意見不合也儘量配合對方要求。前一陣子,泰山接受訪問,說到被上司欺凌忍氣吞聲長達8年,很多人不明白,為何不早早辭職走人。我明白,就算沒有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有時候,也會相信忍一時一定風平浪靜,退一步便海闊天空。
《監獄風雲》的金句是騙人的。忍耐,絕大部份只會換來對方的變本加厲。即是,如果火鍋店沒有把片段流出,肥牛哥必定陸續有來;紙袋男沒有反擊,個專門欺凌弱小的婆婆也必定覺得理所當然。現在好了,肥牛哥相信行出街也尷尬,連帶性地,其他帶食物盒去自助餐的慣犯,也應該會受到警惕怕自己變成下一個被公審的對象而有所收歛;覺得關愛座屬於自己的老人家們,又敢不敢再拿雨傘隨便打擾少女與大肚婆?
當然,有人會說以暴易暴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我同意。在完美的世界,最好人人也像J.K.Rowling,要重塑社會秩序,要捍衛自己的價值觀,靠一支筆便足夠,甚至不用一句半句粗言穢語。地球上,可能只有一個J.K. Rowling。其他人,就算擁有一樣出色的文筆,也不會擁有一樣的受注目程度。更悲哀,太多人喜歡站在道德高地。很簡單一個例子,意見領袖們被陌生的網民出言侮辱了,如果刻意把留言輯錄出來再反擊一番,一定會有花生友好像好好心腸的說一句:「你有名有姓有地位,用這種方法反擊,不是道德勒索以大欺小嗎?」對,就算在自己的地盤選擇不啞忍不屈服,尚且會有人看不過眼,何況在大眾眼光之下儆惡懲奸?
越來越多人選擇大事化小的人,便越來越多得寸進尺的人。這是定理。站在法理上,我不知道火鍋店會否有風險,例如侵犯了他人私隱諸如此類;紙袋男就更不用多說,隨時便被控告傷害他人身體。發聲,出手,總有風險、總有代價、總需要勇氣。站在人情上的話,我就建議從輕發落。因為,做好人,已經受到太多懲罰。試想想,你跟人說禮貌、說理性、說家教,有哪一次不是似杜汶澤遇上陳百祥,只會換來橫蠻式反應,反而搞到有道理的一方看上去似敗陣,最後還是玩泥漿摔角般大混戰?說回泰山一例,被批評的上司,走出去說一句「係呀,我就係咁嘅人」,已經有人表示欣賞夠坦白,反而怪責下屬忘恩負義。Blame the victim太容易,你還希望victim們長久地無動於衷下去?◇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