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美國對中國相關船舶徵收港口費用只剩一周。特朗普總統此舉旨在削弱中國造船業主導地位,預計將使十大航運公司明年產生32億美元的成本。

標普(S&P)在本周的一份報告指出,儘管外界對港口費生效日期(10月14日)是否會延期存在觀望,但這種不確定性已讓航運公司不安,為船隊部署策略增添了一層地緣政治風險。

特朗普政府表示,對由中國企業建造、擁有或營運的船舶徵收費用,將有助於資助美國造船業的復興。目前,美國國會正推進一項旨在指導這項長期資金的法案,並獲得兩黨強烈支持。

美中兩國在造船能力上存在巨大差距。去年,美國造船廠建造的商用船舶不到10艘,而中國造船廠的產量則遠超1,000艘。根據克拉克森研究(Clarksons Research)公司的數據,中國船廠新接訂單量約佔全球70%,是世界上最大的船舶建造國。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已通知船東營運商,他們有責任確定船舶是否需要繳費。費用必須通過財政部的Pay.gov網站支付。

這項高額港口費的規定如下:

類型 2026年初期費用(每年最多徵收5次) 最終費用(至2028年)
中資或中營船舶 按貨物容量每淨噸80美元 逐年升至每淨噸140美元
非中資但中國建造船舶 每淨噸23美元或每卸貨貨櫃154美元(以較高者為準) 逐年升至每淨噸33美元或每卸貨貨櫃250美元

儘管在業界反對下,USTR已放寬最初提案中收費標準,豁免了許多美國本土營運商,並延長了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的收費期限。但同時擴大徵收範圍,將所有非美國建造的汽車滾裝運輸船納入其中,懸掛美國國旗的船舶除外。

據路透社報道,海事數據提供商Alphaliner估計,中國的中遠集團(COSCO),包括其旗下東方海外(OOCL)船隊,面臨的費用風險最高。

報告指出,中遠集團明年的費用可能高達15.3億美元,幾乎佔預計十大航運公司總成本32億美元近一半。

為避免費用,包括法國CMA CGM在內的其它航運公司已表示,他們已經重新部署中國建造船舶,調整航運路線。

鑒於全球航運業對中國船舶的高度依賴性,商業航運被視為北京的重要槓桿。日本船主協會會長長澤仁志表示,船東們已開始重新考慮是否向中國船廠下訂單,並積極尋找替代方案。

特朗普的舉動可能為日本重振其曾經位居全球第一的造船業帶來助力,日本已提議設立一個70億美元的基金。

同時,北京也作出回應。中共總理李強已簽署一項法令,稱對任何針對中國船舶或船員的「歧視性措施」採取反制措施。

特朗普和中共黨魁習近平預計將於10月底至11月1日在南韓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上會面,相關貿易爭端預計將是討論的焦點之一。#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