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澳洲醫療科技初創公司成功完成全球首例完全遠端操作機械人的手術,這一突破性技術有望改變偏遠與鄉村地區民眾的醫療可及性。

由澳洲珀斯出生的心臟外科醫生貝爾(David Bell)創立的Remedy Robotics,近日在加拿大多倫多成功完成多例神經血管介入手術。手術由遠端醫師通過操控機械人導管完成,實現了外科機械人領域近三十年的突破。

據悉尼晨鋒報網站報道,這家總部位於三藩市的公司目前正與澳洲中風防治聯盟(Australian Stroke Alliance)合作,計劃將技術引入澳洲,開展臨床試驗。屆時,位於達爾文或愛麗斯泉的中風患者,將能由數千公里外的專家遠端治療。

「澳洲的地理特性非常獨特」,貝爾在受訪時表示。「我們的願景是,無論是住在愛麗斯泉(Alice Springs)的皮特(Peter),還是田南溪(Tennant Creek)的露西(Lucy),都能獲得與墨爾本醫院病人相同的治療結果。」

Remedy Robotics開發的N1系統,將特製導管安裝於機器手臂上,並由專屬軟件控制。這使醫生能夠在具備良好網絡連線的情況下,進行心血管或神經介入手術。

患者仍需前往設有導管實驗室的醫院(與心導管檢查室類似),由當地醫生將導管插入腹股溝動脈後,遠端專家即可接管控制機械人,將導管導航至腦部血管中,清除血栓。

貝爾表示,他的靈感來自於就讀史丹福大學(Stanford)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時的經歷。

「當時我身邊都是在研究自動駕駛車的工程師,那時我心想,既然能教一輛汽車在三藩市的街頭自動駕駛,為甚麼不能讓導管在人體血管中自行導航?這樣不就能大幅改善醫療資源的可及性嗎?」

他隨後找到共同創辦人、機械人學博士生Jake Sganga,開始研發原型。「我拜託一位教授介紹他最聰明的博士生給我」,貝爾笑說。「一開始他覺得我瘋了,但最後被我說服。」

遠端手術一直是外科機械人產業的夢想。市場領導者 Intuitive Surgical(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早期亦有類似構想,但近30年來的技術挑戰使其難以實現。

Remedy Robotics則以全端解決方案(包括硬體和軟件),解決了這個難題,可以控制從延遲到醫學影像傳輸的所有環節。該公司擁有該系統的45項專利。

這項突破對中風治療尤為關鍵。血管內血栓切除術被認為是治療中風急症的黃金標準,即醫生將導管插入動脈,清除腦內血栓。但手術非常複雜,只有大城市的專科醫院才能提供。

澳洲目前約有44.5萬名中風倖存者,預估至2050年將超過一倍。中風造成的經濟成本每年高達320億澳元。

澳洲中風防治聯盟共同主席戴維斯教授(Stephen Davis)表示,這項技術正好填補了現有醫療照護的關鍵空白。

「目前達爾文的中風患者必須被送往3,000公里外的阿德雷德接受治療」,他說。

「偏遠原住民社區幾乎無法在黃金時間內獲得這種現代治療。新技術讓當地醫師只需將導管放入腹股溝動脈,後續即可由遠端專家完成操作。」

Remedy Robotics目前共有18名團隊成員,其中15人為技術人員,正於美國募資,以申請美國FDA核准,同時籌劃澳洲的遠端中風治療試驗。

貝爾雖未透露募資金額,但表示「這輪融資已接近完成」。

目前病人對於這項全球首創手術的反應極為正面。

貝爾說,「反饋非常好。患者普遍能理解這項技術的巨大潛力與益處。」#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