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後,中國豬肉價格並未迎來預期中的消費回暖,反而延續了假期前的下跌態勢,周一(13日)豬肉價格同比下跌39.4%。2026年的生豬價格或更加低迷,養殖戶陷入「賣也虧,不賣更虧」的困境。
「豬肉一天一個價地往下掉」
「十一」假期後,全國豬肉價格延續三季度以來的跌勢。截至10月13日,全國豬肉現貨價格報10.92元/公斤,較節前跌1.26元/公斤,環比、同比分別下跌18.08%、39.43%。
生豬期貨主力合約2,511收盤下跌2.88%,報11,125元/噸,續創歷史新低,年內累計下跌21%,較去年高點下跌逾40%,空頭氛圍濃厚。
期貨主力合約是指在某些期貨品種中,成交量和持倉量最大的合約,是市場中最活躍、流動性最好的合約,通常被認為是反映市場趨勢和投資者情緒的主要指標。
截至10月9日,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新疆和黑龍江等多個省份生豬價格掉入5元區間,中國生豬均價跌至5.88元/斤。
北京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新發地肉販老王日前告訴《華夏時報》,「豬肉一天一個價,一直往下掉,買肉的都不多囤,這幾天下雨,飯店生意也比較淡,進貨也減少了,生意不好做。」
據「藍鯨新聞」周一報道,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一位規模養殖戶表示,生豬交易價格「一天一個價,越賣越虧」。目前自繁自養模式下每頭豬虧損超過40元,外購仔豬的養殖戶虧損150元左右。
網媒「曼蒂老師聚焦養豬」周一發影片說,生豬價格淪為5元區間,養豬全線虧損,養豬業寒冬已至。
養殖戶:賣也虧 不賣更虧
豬價下跌,對應的是養殖戶的虧損。「藍鯨新聞」報道說,目前自繁自養模式下每頭豬虧損超過40元,外購仔豬的養殖戶虧損150元左右。
按照卓創資訊統計數據,養殖戶虧損更為嚴重。截至10月10日,自繁自養模式虧損為206.91元/頭,仔豬育肥虧損更達到409.19元/頭。
「中國養豬網」同日發影片說,有養殖戶坦言,現在是「賣也虧,不賣更虧」的狀態,「我們場裏的豬多是去年補欄的,成本高,一頭豬出欄虧兩三百塊,現在的行情,已經不是賺多賺少,而是少虧一點就是勝利。」
山東省畜牧總站發布的最新全省監測樣本縣數據顯示,上周該省肥豬出欄均價為12.86元/公斤,同比降低28.60%,環比降低1.46%。當前,山東豬糧比價為5.27 : 1,同比降低35.65%,環比降低1.50%。
北京肉販老王告訴《華夏時報》:「現在的價格和去年高點比起來,豬肉價格每斤能差4、5塊錢,一頭豬200多斤,你算算能差多少錢?而且肉價越賤越走不動量,都買一天的量,怕買多了第二天降價反而虧了。」
博主「小慧學養牛」日前發影片說:「養殖業全行業虧損,豬牛羊雞鴨鵝甚麼甚麼都掉價,養甚麼甚麼賠錢。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咱老百姓兜裏沒錢了,消費需求下降,整個大環境經濟都不好。現在難有不掉價的東西,糧食、肉蛋和奶啊,沒有不掉價的。」
分析:供需失衡 生豬價格還將下跌
供強需弱的基本面失衡被指是豬價持續下跌的核心原因。「中國豬業」公布的數據顯示,2026年的生豬價格將更加低迷,可能跌至5至5.5元/斤。
某農業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表示:「需求端來看,豬肉消費旺季幾乎『啞火』,『十一』、中秋雙節的消費需求已經釋放,接下來豬肉將迎來短暫的消費淡季,很難指望豬肉消費大幅增長為價格形成托底。」
他認為,從供應端來看,能繁母豬存欄量絕對數量依然偏高。
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顯示,9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達4,062萬頭,較上月增加26萬頭,相當於正常保有量的104.2%。
分析師說:「豬價再創新低說明當前行業處在產能出清的前期階段,尚未進入大規模、實質性去化。」◇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