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四中全會)於10月20日在高層局勢異常緊繃的背景下召開。儘管這場會議旨在為國家未來五年定調(「十五五」規劃),但官方媒體在會議首日的報道方式卻異常低調和詭異,引發外界對中共高層動態的強烈關注和諸多猜測。

四中全會召開 官媒「靜悄悄」與資訊極簡化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於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20日——全會召開首日,中共喉舌新華社、《人民日報》和央視新聞聯播並未集中報道。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當天同步發布了通稿,強調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制定十五五規劃,稱要總結十四五時期的歷史性成就,並部署未來五年的高質量發展和科技自力自強,並多次出現「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這一表述。

截至當天晚上,官方僅發布了一條只有100字左右的簡訊,稱四中全會召開,「習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會作工作報告,並就《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但是該報道中沒有配發任何新聞圖片、講話摘錄或會場畫面。這與往年同類高級別會議慣常的集中、高調、圖文並茂的報道模式形成了鮮明對比,被認為是「無圖無聲」。

央視《新聞聯播》更是罕見地沒有將四中全會作為當晚的重點報道,僅在國際新聞部份簡單提及「國際社會關注二十屆四中全會,期待會議為世界經濟注入新的穩定與信心」。

在四中全會前夕,中共軍隊高層經歷新一輪大清洗(九名上將被開除黨籍)的背景下,官媒這種異常的報道手法,使外界難以判斷中共高層的真實狀況,加劇了「高層局勢異常緊繃」的觀感。

分析:中共喉舌發長篇社論的用意

10月20日凌晨,中共新華社發表了長篇社論《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寫在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召開之際》。文章多次引用和提及「習近平總書記」的表述,為全會討論「十五五」規劃奠定基調。

財經博主「徽湖說房」對新華社的該社論進行總結:其核心思想是將過去的成就全部歸功於「核心」領導,並為未來的政治路線進行辯護和宣傳。

他說,第一點,中共不承認中國的經濟出現了問題,稱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長期穩定,是在習近平核心領導下,取得了世界經濟史的兩個奇蹟——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

第二點,當今社會的複雜局面,如果沒有習近平的掌度領航,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第三點,如果沒有習思想的科學指引,不可能有今天的重大的成就。未來能否駕馭好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能否保證經濟體健康發展,從根本上取決於中共在經濟社會和發展當中的核心作用。發揮核心的作用,才能駕馭中國這輛車不會脫軌。

據此,「徽湖說房」認為,四中全會召開期間基本上沒有任何新聞,會議最後一天才會出所謂的公報。

他說,我提前做一個公報的劇透:公報內容包括中國方方面面的發展。四中全會公報最後會給大家一個「展望」,繪出一張藍圖,讓老百姓永遠做韭菜、永遠都做牛馬,伺候中共組織。

「徽湖說房」還透露,中共四中全會首日,一個長期上訪的年輕女子,選擇了跳北京永定河結束自己的生命。然而再怎麼民不聊生,中共最高層、黨媒依然是載歌載舞。他認為,中國的經濟要走向計劃經濟,社會的治理要走向朝鮮化,這是無庸置疑的。

習將辭軍委主席職務的傳聞被熱炒

就在四中全會召開前夕,中共軍隊高層展開新的一輪大清洗,中共九名上將被開除黨籍。

網絡上的一則最新爆料被熱傳。據爆料,習近平將辭去中央軍委主席,由張又俠接任。

時政評論博主「袁成」表示,新華社的社論幾乎每一段都圍繞習近平展開,反覆出現「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說法,多次把過去五年的經濟政策包裝為「偉大奇蹟」。然而,現實經濟的低迷和財政緊張與這份社論形成強烈反差。熟悉中共宣傳節奏的分析人士指出,它更像是一場臨陣維穩的政治補丁,新華社此舉即使對外展示「核心」穩如磐石,也可能是為習近平未來有序退場提前鋪設的政治緩衝。

獨立評論人岳山則認為,新華社的這類通稿往往表面是在吹捧核心,實則暗藏諷刺。屬於典型的高級黑。文章把一切成功歸功於「核心」,而把經濟下行、債務膨脹等問題歸咎於地方執行不力,或國際環境不佳。這種功勞全歸上、責任全往下的寫法表面是在抬高,實則在切割,也在無形中暴露權力體系的脆弱。#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