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醫院胸痛中心已啟用近1年,已為約1,400名病人提供服務,急性心臟病患者經綠色通道可獲更及時治療。患者到達急症室至在心導管手術室內令冠狀動脈血液恢復流通之時間由105分鐘大幅減近半至53分鐘。
瑪麗醫院已與港島西聯網其它醫院建立院際轉運協議,包括東華醫院、葛量洪醫院、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大口環根得公爵夫人兒童醫院及麥理浩復康院,一旦發現病人心電圖異常,可透過HA Chat即時傳送電子心電圖予瑪麗醫院,及早安排轉運治療。
院方指,胸痛中心啟用後,首次心電圖檢查到「ST時段上升心肌梗塞(STEMI)」診斷時間維持在半分鐘至4分鐘,超過75% STEMI病人到達醫院90分鐘內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瑪麗醫院新大樓今年12月啓用後,心導管室將由2間增至3間,心臟內科日間病床將增至6張,急症室與心導管室加強連結,並增設病人專用升降機及直升機坪。另外會引入人工智能心電圖診斷、創新智慧流程追蹤系統、自動追蹤患者臨床程序紀錄等新技術。
病人在瑪麗醫院完成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俗稱「通波仔」)後,可獲轉介至東華醫院參加自願性復康計劃,復康課程共12節,團隊會評估病人心臟功能以制訂個人化復康計劃。
69歲病人浩霆去年6月因手腳麻痹被送往瑪麗醫院並接受心電圖檢查,結果發現一條心臟血管堵塞九成以上,救援人員隨即啟用綠色通道,最終由到診至完成「通波仔」手術僅歷時67分鐘,及後他於東華醫院完成12節康復訓練。@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