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29日,特朗普政府已與4家大型製藥公司達成一系列協議,旨在大幅降低對美國消費者提供的某些藥品的價格。未來將有更多公司加入。
這些協議源自於5月特朗普總統啟動的「最惠國」處方藥價格政策。該政策要求製藥商自願向美國提供最低價格的藥物。這些協議基於白宮概述的4點內容。
根據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2024年的報告,美國藥品價格至少是世界其它地區的兩倍。對於那些昂貴的藥物,這種差距甚至更大。
以下是製藥商達成的協議及其對消費者和納稅人的意義:
1. 為醫療補助計劃(Medicaid)病人提供最低價格
輝瑞、安進、阿斯利康和默克雪蘭諾(Pfizer, Amgen, AstraZeneca, EMD Serono)等藥廠已同意,通過醫療補助計劃銷售的藥品,其價格將為所有已開發國家中最低的價格。許多情況下,製藥公司會在其它國家提高價格,同時降低本國價格,以維持價格平衡。
一些產業分析師認為,這有利於降低醫療補助計劃的成本,因此是個好消息。但這可能不會降低醫療補助計劃患者的自付費用,因為他們的處方藥自付額本來就很低。
平價藥品患者組織(Patients for Affordable Drugs)執行董事梅麗斯‧貝西(Merith Basey)告訴《大紀元時報》,「我們目前看到的『最惠國待遇』協議都是自願的、保密的,而且僅適用於醫療補助計劃(Medicaid)——通過該計劃,大多數患者每次處方藥的支付費用不到4美元。」
「製藥公司高層一邊大肆宣傳這些有利於行業的協議,一邊卻繼續在法庭上阻撓諸如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談判等系統性改革措施。」
這對美國人來說意味著,醫療補助計劃每年花在這4間公司身上的80億美元總額應該會開始減少,從而為納稅人節省金錢。
2. 以最低價格在美國提供新藥
新藥通常價格最高,因為製藥公司試圖收回其在藥物研發方面的投資。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引用的數據,每種藥物的研發成本可能高達20億美元。
而且據特朗普總統說,美國消費者承擔了大部份研發成本。他表示,其它國家設置的價格體系導致製藥商在美國收取更高價格,使得其它國家能夠以較低的成本享受創新的好處。
製藥公司對此也表示贊同。
美國藥品研究與製造商協會(PhRMA)在其網站上指出,「美國被迫補貼新療法和治癒方法的研發,而其它國家從中受益卻無需支付應有的份額。」
阿斯利康(AstraZeneca)行政總裁Pascal Soriot 10月10日曾表示,「美國承擔了全球研發投入中不成比例的份額。這種不平衡是不可持續的,必須改變。」
這意味著美國的藥品價格最終可能與已開發國家持平。然而,這些協議並不適用於所有現有藥物。
3. 部份藥品以最低價格直接出售給消費者
處方藥價格高昂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藥品福利管理機構(PBM),這些中間商代表保險公司與藥廠談判藥品價格,通常會從中抽取很大一部份折扣。
「這就是為甚麼特朗普總統呼籲各公司允許患者和僱主直接購買藥品,並降低價格的原因。」美國藥品研究與製造商協會(PhRM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達成價格協議的這4間公司均同意以大幅折扣價向消費者直接銷售部份藥品。
輝瑞(Pfizer)表示,大部份基礎治療藥物和部份特藥品牌將以平均50%的折扣出售,某些藥品折扣高達85%。
安進公司(Amgen)為直接購買高膽固醇藥物(Repatha)的患者提供每月239美元的價格,比目前價格低約60%。
阿斯利康(AstraZeneca)將向直接向公司購買治療慢性疾病藥物的患者提供高達80%的折扣。
默克雪蘭諾(EMD Serono)公司將以84%的折扣向消費者直接銷售其所有體外受精(IVF)藥物。單次IVF治療的藥物費用可能高達6000美元,而患者通常需要不只一次治療。
為了促進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聯邦政府正在創建TrumpRx.gov網站,該網站將列出折扣藥品,並連接消費者和生產廠商直接進行購買。據政府表示,該網站將於2026年初上線。
美國藥品研究與製造商協會(PhRMA)也計劃推出一個類似的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網站,預計同樣在2026年上線。
這意味著,持有有效處方但沒有處方藥保險或保險有缺口的患者,可以直接從製藥商以大幅折扣的價格購買許多常用藥物。然而,對於擁有處方藥保險的人來說,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可能意義不大,因為他們的自付額可能低於折扣價。
「這些項目對那些沒有保險或保險不涵蓋特定藥物的人來說最有利。」藥劑師兼藥學顧問哈克勒羅德(Shanda Harclerode)告訴《大紀元時報》。
哈克勒羅德表示,例如一些受歡迎的減肥藥,如Trulicity、Wegovy和Ozempic,可能不在保險範圍內,因此以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折扣價購買可以省錢。
而且,也不能保證病人需要的藥物就一定會直接提供給消費者。康乃狄克大學的藥劑師兼教授查理斯‧懷特(Charles White)告訴《大紀元時報》,「他們並沒有提供所有藥物,只提供部份藥物,而且他們可能不會一直提供這些藥物。」
4. 將從海外獲得的收入投資回美國
製藥商已同意將海外漲價所增加的收入投資於美國。
本屆政府利用貿易政策,一方面激勵藥廠降低美國國內藥品價格,另一方面促使其它國家提高價格。關稅一直是主要手段。這促使製藥商計劃在美國新建或擴大研發及生產業務。在某些情況下,政府會提供臨時關稅豁免,以幫助這些公司履行其承諾。
10月1日,特朗普總統對品牌藥或專利藥進口徵收100%的關稅。但該關稅不施加於在美國國內建設藥品生產設施。
9月30日,輝瑞簽署了最惠國待遇政策,同意投資美國國內生產以換取關稅豁免。
輝瑞行政總裁Albert Bourla在聲明中表示,「我們已同意給予三年寬限期,在此期間,根據《貿易法》第232條規定接受調查的輝瑞產品將不會面臨關稅,前提是我們進一步投資美國國內生產。」
輝瑞同意在未來幾年內向美國追加700億美元的研發投資,但並未提及具體計劃。
EMD Serono公司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以其擴大在美國業務規模的承諾換取其藥品和原料免關稅,但具體金額尚未透露。
安進公司同意投資6.5億美元擴大在美國的生產規模,並表示將創造750個工作機會。
阿斯利康公司同意在未來5年內向美國生產和研發領域投資500億美元,以換取關稅徵收期限延後三年。
這意味著更大比例的藥品生產將在美國進行,這不僅創造了就業機會,而且通過免關稅降低了藥品的價格。
據美國醫療保險(Medicare)和醫療補助(Medicaid)服務中心主任Mehmet Oz介紹,預計還將與其他一些製藥商達成進一步的價格協議。
這些價格下調是在每月35美元的胰島素價格基礎上進行的。該價格最初由特朗普總統於2020年設立,作為醫保患者的共同支付上限,後經2022年《通貨膨脹控制法案》永久化。
此外,由《通貨膨脹控制法案》授權的醫保價格談判計劃已使醫保計劃中10種藥物的價格下調,這些藥價將於2026年1月生效;另有15種藥物的價格下調,將於2027年1月生效。#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