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日益緊張,尤其是在太平洋海權爭奪方面。中共軍艦頻繁在台海、南海侵擾,引發國際譴責。與此同時,美國海軍也一直為可能與中共爆發的戰爭做準備,包括增加海軍合適艦艇數量。

遠程無人艦艇有望改變太平洋戰爭的格局。與傳統作戰裝備不同,這些無人艦艇有望擴大艦隊規模和覆蓋範圍,同時保障水兵的安全。無人機技術的興起已顯著改變了海戰的格局,迫使軍事戰略家重新審視傳統的戰爭和防禦模式。

遠程無人艦艇向問世邁進一步

美國創新型公司「藍水自主」(Blue Water Autonomy)已成功測試了一艘遠程無人艦艇,使得這款創新型艦艇距離最終問世又近了一步。該公司致力於打造一款完全自主的戰艦,其設計充份考慮了美國海軍的需求,力求使其能夠在與中共海軍對抗的爭議水域中有效作戰。(看圖片請點擊這裏

該公司在X上列出了這艘無人艦艇測試實驗的一些特點:

從螺旋槳在水中旋轉到雷達在桅杆上的啟動,實現端到端硬件在環(Hardware-in-the-loop)測試;
船舶級的測試設備,重到足以壓沉一艘快艇;
平台級的自主控制系統,實現從機艙到導航,全面掌控船舶運作;
可重構、易於維護的設計,可以輕鬆地更換硬件(就像軟件更新一樣);
模擬逼真的海水測試環境,包括海浪飛濺、海鷗飛翔和狂暴風雨的惡劣天氣等。

而美國海軍已制定計劃,擬組建一支由381艘有人艦艇和134艘無人艦艇組成的艦隊,以充份利用無人機系統在現代軍事衝突中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海軍目前已部署部份較小的無人平台,但正致力於在其海上武庫中增加更大、更遠程的無人艦艇。

在「藍水自主」公司行政總裁、前美國海軍工程師瑞蘭‧咸美頓(Rylan Hamilton)的領導下,該公司已在麻薩諸塞州海岸進行了廣泛測試,其原型艦艇累計運行數百小時。預計到2026年,一艘全尺寸的150呎長樣本船將亮相(看圖點這裏)。咸美頓表示可靠性對於這些自主系統至關重要,尤其強調了強大的推進技術,以確保這些船舶在惡劣海況下也能正常運行。

「在硬件方面,我們非常注重可靠性,因為美國海軍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自主航行的艦艇在茫茫大海中突然失去動力。」咸美頓對「商業內幕」說。

技術進步不僅限於硬件;「藍水自主」公司的軟件創新借鑑了無人駕駛車輛的導航系統,旨在實現無縫自主航行。該公司獨特的疊代測試方法,允許在建造全尺寸船舶之前對技術進行實際驗證,從而進一步提高可靠性和效率。

這項任務極具挑戰性,建造自主艦艇意味著機艙能夠能長時間無人值守且不會發生故障,畢竟,與傳統軍艦不同,這裏沒有數十名工程師能在危機時即時應變。

無人駕駛艦艇可以幫助填補空白

美國正在為可能與中共發生的衝突做準備,需要加強造船業。特朗普政府已採取一些措施來解決製造延誤、成本超支和勞動力短缺等問題,不過重振造船業可能需要時間。

總部位於波士頓的新創公司「藍水自主」成立於2024年,致力於為太平洋戰區打造可量產的完全自主作戰軍艦。這些戰艦將在戰鬥中與有人駕駛艦艇協同作戰。該公司強調大規模生產能力,不會對美國造船業現有資源造成過大負擔。

咸美頓表示,該公司正在設計的這種中型多用途船舶,具備在廣闊的太平洋海域航行所需的續航能力和有效載荷。雖然每艘造價高達數千萬美元,但與每艘造價數十億美元的載人艦艇相比,仍然便宜得多。

「無論是搭載導彈或雷達,這些艦艇的體積足以在公海執行任務,並承載海軍現有最具威力的武器系統,以輔助主力艦隊。」咸美頓表示。

「商業內幕」報道,海軍官員表示,無人駕駛艦艇可以幫助填補一些空白,而且與傳統的有人駕駛艦艇(如驅逐艦、巡洋艦或航母)相比,建造起來更容易、更快捷。

「藍水自主」聯合創辦人兼首席戰略官Austin Gray今年早些時候告訴「商業內幕」,該公司可以在規模較小但設備齊全的造船廠,在幾個月內建造數十艘無人駕駛艦艇。#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