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經濟不景氣,大陸醫生減薪的情況越來越普遍,降幅達三成甚至一半,有些小縣城的醫生不得不兼職送外賣。

市場研究機構華醫網今年6月發布一份「醫療人才2024年薪資及就業調研報告」,報告統計了近3萬名醫務人員的薪資變化等情況,數據顯示,這些醫務人員2024年薪酬下降的佔比達57.9%,相較於上一年調研報告中「37%的醫務人員薪酬下降」增加了20個百分點,薪酬下降呈擴大趨勢。

據經濟觀察網11月11日報道,重慶一家縣醫院普外科主診醫生表示,這半年,工資每月會晚發兩三天,扣完五險一金後,到手基本工資約2000元(人民幣,下同),績效工資則從年初的6000元左右,降到現在的4000元左右,降幅為30%左右。中國醫生的薪酬主要分為固定工資和績效工資,其中績效工資可以佔到整個收入的七到八成。

西部某省級兒童醫院的工資也比去年降了三分之一。該醫院的醫生表示,這可能只是開始,因為最近一個月,她又三次聽到書記在院務會上提到減薪話題。

北京一家頂尖三甲醫院神經內科醫生則表示,所在醫院這七八年一直在變相減薪,如他兩次晉陞,薪水卻沒甚麼變化。加上疫情後,每季都「溫水煮青蛙式」減薪3%至5%,兩年的累計減薪幅度超過了20%。醫院領導並提醒大家,要準備好過苦日子。

另一名醫生詢問同行後發現,減薪已經很普遍,今年以來,他們的總收入有30%至50%的下降。

根據上海資深醫院管理者李鳴了解的情況顯示,醫生減薪是個大趨勢,有的基層醫院醫生月收入降到2000元到3000元,還有些欠發達地區的醫院連基本工資都發不出來,部份地方出現醫生兼職開網約車、送外賣的情況。

他表示,「上海的情況還不至於這麼嚴重,但有些醫院醫生收入也降了10%至15%。」

多名受訪醫生認為,減薪是經濟大環境、醫保控費、醫院大修大建這三大因素綜合影響後的結果。

「前些年,誰會想到醫生會減薪?」李鳴說,「但是,現在很多新蓋的醫院裏,醫生比病人都多,哪來的錢發工資?」

另據「醫眼觀察」去年報道,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副會長余小寶說,自疫情爆發以來,已有超過2000家民營醫院因經營困難而破產。而目前這一數據仍在攀升。
#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