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部長具潤哲於近日應首爾大學同窗會邀請,出席早餐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在近200名學者與專家面前,具潤哲詳細披露了其上任之初與美國進行的艱難關稅談判幕後細節,並強調了在當前韓中競爭背景下,韓國與美國結盟的戰略重要性。
危機判斷:結盟美國應對中共
具副總理指出,在對外經濟政策方面,面對中國(共)快速的變化和強勁追趕,韓國如果選擇「單打獨鬥」,很可能被全面超越。儘管當前韓國在造船業仍優於中國,但如果不藉機尋求戰略突破,劣勢將很快顯現。因此,他認為藉此機會與美國結盟,是阻止中國(共)追趕的必要戰略。
就職未滿十天 緊急奔赴美國談判
具潤哲透露了談判初期的混亂。他於今年7月21日(星期一)就職,原定於7月24日飛往美國會見財政部長。但在登機前,他突然接到通知「不要來了」,原因是美方認為在7月31日的談判截止日期前,所剩時間不足一周,難以達成協議。
具副總理果斷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去」,最終於就職不到十天內抵達美國,會見了貿易代表,並罕見地在白宮會見了特朗普總統。
他坦言,當時最大的擔憂是所有人都認為他可能「工作十天就要回家了」,因為美方強烈要求開放農產品和牛肉市場。具副總理成功向特朗普和貿易代表解釋了韓國的國情,最終阻止了這些敏感農產品要求,這是談判的第一階段勝利。
艱難斡旋:從3500億美元到2000億現金上限
具副總理描述談判過程異常艱難。美方提出了3,500億美元的高額要求,並以25%的關稅相威脅。美國貿易代表在談判中態度強硬,曾多次以「那就徵收關稅吧,我們到此為止!」來施壓。
美方最初要求韓國像日本(同意支付5,500億美元現金)一樣,以現金方式在三年半內支付3,500億美元。具副總理向美國財長解釋,韓國外匯儲備僅4,200億美元,若拿出3,500億美元,將立即引發外匯危機。最終,在與總統溝通後,美方同意方案發生巨大變化:
1. 現金支付上限: 最終同意的現金支付部份降至2,000億美元左右(相較於日本的5,500億美元)。
2. 資金用途掛鈎: 剩餘的1,500億美元以海外直接投資(FDI)的形式投向美國。
鎖定戰略合作:造船、能源與AI
在2,000億美元的現金支付部份,具副總理透露,政府與美方進行了反覆解釋和協商,堅持「最多只能是200億美元」作為年度限額。這200億美元不會以簡單的形式支付,而是根據項目進度執行,且雙方同意一旦韓國外匯市場不穩定,該最高限額也會相應減少,最大限度減少了對韓國外匯市場的影響。
具副總理認為,將1500億美元鎖定在 FDI 領域,特別是造船業,是一個戰略機遇。美國自上世紀60年代後造船業衰退,對振興該行業有著迫切需求。韓國將積極利用這一結盟機會,藉助美國的力量阻止中共在造船業的追趕。
此外,剩下的2,000億美元也將用於美國感興趣的領域,如能源(包括核電)、AI、生物技術和二次電池。
具副總理指出,幸運的是,在這些高科技領域,韓國比日本更具競爭力,如果能善用這筆資金與美國合作,將有助於韓國將核心的產業製造業形式從全球價值鏈中帶回韓國。為活躍國內投資、緩解產業回流帶來的國內投資減少擔憂,政府還計劃設立國家主權基金(國富 Fund)。
具潤哲畢業於首爾大學經濟學系,擁有首爾大學行政學碩士、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公共政策學碩士、韓國中央大學經營學博士學位。他歷任青瓦台人事制度秘書官、國務調整室室長等職,並於今年7月21日正式履職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部長。#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