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政策的里程碑式案件即將在最高法院開庭,財政部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周二(4日)表示,即使政府敗訴,仍有多項法律選項可以維持關稅。
最高法院定於本周三裁定特朗普總統是否超越了他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 IEEPA)下的授權,對美國貿易夥伴實施全面關稅。
此案的核心爭議,是總統在實施貿易措施時所具備的自由裁量權限。貝森特在CNBC節目《Squawk Box》中表示,他相信政府將會勝訴,但即使裁決不利,當局也有其它管道可以使用。
貝森特表示,無論最高法院如何裁決,「關稅將會保留」。
他說:「還有很多其它的法律授權可以利用,但IEEPA是迄今為止最乾淨的,它賦予了美國和總統最大的談判權力。其它的授權則更繁瑣,但它們仍然有效。」
《新聞週刊》等報道指出,這些IEEPA關稅已成為美國政府重要的年度收入來源,一旦被推翻,將對美國預算赤字和金融市場造成巨大衝擊,並引發混亂。
政府「備選方案」清單
貝森特提到了兩項主要的替代法律工具:《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該條款提供了基於國家安全理由的論證依據;以及《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款,該條款用於規範不公平貿易行為。
除此之外,彭博社等報道還提到了《1930年關稅法》第338條款:允許對歧視美國商業的國家徵收最高50%的關稅;以及《1974年貿易法》第122條款:允許在國際貿易失衡時,迅速實施15%的關稅,為期150天。
報道指出,特朗普政府正在積極利用第232條款,將國家安全考慮擴大到更多戰略性產業,包括汽車、銅、半導體、藥品、機械人和飛機等,這顯示關稅策略已超越IEEPA的範疇。
貝森特親自出席法庭
貝森特提到即將開庭的案件時說:「明天這件事非常重要,最高法院(SCOTUS)將審理此案。這是總統的一項標誌性政策,而最高法院傳統上不願干預這些標誌性政策。」
美聯社等報道提到,雖然特朗普總統最終決定不出席周三的最高法院聽證會,但貝森特公開表示自己將會親自到場,並希望坐在前排的「貴賓席位」。
貝森特對此解釋,「我在那裏是為了強調這是一個經濟緊急狀態。」這行動被視為政府試圖向法官和公眾傳達此案對總統標誌性經濟政策的重要性。
關於中美關係
除了法庭案件之外,貝森特談到了美中關係,特別是上周特朗普和中共黨魁習近平在韓國舉行的會晤,這次會面達成了一項協議,撤銷了雙方互相實施的部份最嚴苛關稅。
「那是一次非常好的會面。」貝森特表示。中美雙方已確定在2026年進行兩次國事訪問,一次在北京,另一次在美國。◇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