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有關「台灣有事」的言論令中共惱羞成怒,中共駐大阪總領事的「斬首」言論也引發日本抗議,中日關係緊張急劇升温,也引發美國軍方和外交界,以及全球學者的關注。

《日經新聞》報道,周一(11月17日),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達里爾‧考德爾(Daryl Caudle)上將在東京對記者表示,對於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關於中共入侵台灣可能構成生存威脅的言論,「我並不感到意外」。

「我只想說,『生存威脅』這個詞含義很重,有時我們對它的含義會有不同的看法。」他說。

考德爾在接受日經新聞等媒體採訪時表示,「我能理解她對此感到非常擔憂。」

11月7日,高市在眾議院回答提問時表示,如果「台灣有事」(指台灣發生緊急狀況)伴隨對方使用武力的情況,對台灣的攻擊「可能(對日本)構成生存威脅」,這一認定將允許日本援引集體自衛權使用武力。

高市此言立即引發中共強烈反彈,不僅派遣海警船去釣魚台附件活動,還對中國人發出赴日旅遊和留學警告。中共駐大阪總領事薛劍還在社群網站發表令人震驚的帖文:「對於那條擅闖進來的骯髒頭顱,就應該毫不猶豫斬掉。你們做好準備了嗎?」

上周六,美國駐日本大使喬治‧格拉斯(George Glass)回擊中共駐日本大使吳江浩和中共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的言論。「看來聖誕節提前來了。感謝吳江浩大使和薛劍總領事,你們進一步加強了美日之間深厚情誼。」他在社交平台X上寫道。

高市拒絕收回言論,稱其「符合政府的傳統立場」。

考德爾對《日經》表示:「據我所知,沒有任何言論改變了我們的任何計劃、任何當前的行動、任何計劃中的演習,以及我們與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合作與協調。」

高市對中共立場和安倍類似

高市「台灣有事」言論是自故前首相安倍晉三以來,對台灣問題最清晰、最有力的表態。安倍在2021年曾表示:「台灣危機就是日本危機,因此也是日美同盟的危機。」他暗示,如果中共對台灣發動攻擊,日本可能會作出回應。

高市早苗對中共強硬立場與安倍晉三曾經的立場相似。上任伊始,高市早苗將加強日本國防作為首要任務,以應對中共越加咄咄逼人的勢態,且重點關注日本位於東海的離島,包括釣魚台。

她還承諾將國防開支提高到佔GDP的2%,比原計劃提前兩年。這項政策由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動,他希望美國的東北亞盟友增加自身安全投入。

高市還表示將提前修訂安全戰略,並在2026年底前完成。日本過去大約每十年修訂一次安全戰略,上一次是在2022年12月。

但考德爾對《日經新聞》表示,「我希望看到日本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用於國防開支。」

「我不認為必須限制在2%以內。」他補充。

專家分析日中關係走向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東亞國際關係助理教授柳庸煜(Ryu Yongwook)告訴《時代》雜誌,這場爭端表明北京不會放棄台灣,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合法性與台灣問題緊密相連。

柳表示,高市的言論「印證了許多人對日本有關台灣安全政策的猜測——即東京將台海軍事衝突視為對日本的生存威脅」。「這顯然是日本公開支持台灣,也是對中國(中共)的一記耳光。」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公共政策與全球事務計劃副教授古賀慶(Kei Koga)對《時代》雜誌表示,「日本歷來避免就此類情況發表明確聲明,因為這些情況只是假設,可能會激怒其它國家,尤其是中國(中共)。」不過,他補充,高市的言論實際上「並未顯著偏離日本對台的基本立場」,也並非表明「政策轉變」,而是針對「可能發生的對台軍事攻擊,或美國突破海上封鎖的突發事件」,以及這種情況是否會對日本構成生存威脅。

「儘管日本的基本立場沒有改變,但中國(中共)將高市的言論解讀為措辭或外交上的轉變,甚至可能是政策轉變。」古賀慶說,「只要中國(中共)繼續這樣解讀,日中兩國就很難在這一問題上達成共識。」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東亞國際關係教授亞當‧利夫(Adam Liff)對NPR表示:「我認為日本不太可能放棄其長期以來奉行的有效戰略模糊立場。」

利夫指出,鑒於台灣與日本西南島嶼的地理位置接近,且與美國結盟,一旦發生台灣衝突,無論日本領導人的意識形態如何,都將對日本安全構成重大影響。

美國和韓國上周宣布,美國已批准韓國建造核動力攻擊潛艇。

《日經》報道,考德爾說:「我能理解,韓國走上這條道路可能會讓日本認真考慮是否也應該這樣做。」#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