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中日關係趨於惡化。一項新調查顯示,隨著中日外交緊張局勢再度升溫,商業風險加劇和市場份額下降,促使日本企業加速減少對中國製造和銷售的依賴。目前中日緊張局勢也再次提醒業界在華經商的風險。
日經亞洲新聞11月26日報道,日本帝國數據銀行上周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擁有海外業務的企業中,僅有16.2%的企業將中國視為最重要市場,低於2019年的23.8%。同時,將中國視為最重要市場的企業比例也從25.9%下降至12.3%。
該調查於10月20日至31日進行,涵蓋了1,908間企業,其中59%的企業員工人數超過1,000人。這一轉變與過去幾年對華貿易額下降的趨勢相符。
日本對華出口和進口均下降
2024年,日本對華出口連續第三年下滑。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數據顯示,2024年日本對華出口較2021年下降了24%。
其中,汽車零部件出口連續三年出現兩位數下滑,與此同時,日本在中國新車市場的份額減半至11.2%,日本本土品牌佔據了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工業機械人等「特定功能機械」的出口也連續三年出現兩位數下滑。
2021年至2024年,日本從中國的進口下降10%。2024年,中國手提電腦進口份額較上年下降4.3個百分點至94.4%,而越南的份額則大幅增長。中國智能手機進口份額也小幅下降1.8個百分點至87.7%,越南和印度的份額則有所增長。
日本多行業已開始降低對華依賴
當下,中共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月7日在國會發表的「台灣有事」言論,再次將中國人武器化,警告中國人不要去日本旅遊和留學,同時再次禁止進口日本海鮮產品。中共一系列舉動凸顯企業與中國開展業務的風險。
而在這一波中日關係緊張升級之前,日本一些行業已經開始展開更加多元化策略,以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旅遊業方面,在北海道,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遊客佔比已從2019年同期的42%降至8月份的23%。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韓國遊客在該地區的需求領先。
日本嬰兒用品製造商貝親(Pigeon)也將加大對印度和西方國家的投入,以期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據路透社11月初報道,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豐田,以及憑藉近40%市佔率主導印度市場的鈴木,已分別宣布在印度進行總計110億美元的投資,以加強這個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的製造和出口能力。本田也表示將把印度作為其計劃中的一款電動汽車的生產和出口基地。
多位業內高層指出,印度的低成本、豐富的勞動力和莫迪政府的激勵措施,是他們將重心從中國市場和製造基地轉移的關鍵因素。
日本經濟產業省在2025年1月發布的亞洲投資動向報告中指出,日本在亞洲地區的對外直接投資中,中國投資餘額自疫情後下降。報告提到,環境規制、能源成本與人力價格的變動,使企業持續檢視工廠的分布情況。#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