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周二(18日)發表最新的年度報告,指中共已摧毀香港最後的政治自由,「國安」概念正向各領域擴散,香港的體制與大陸越來越難以區分。
報告指出,中共已徹底摧毀香港最後的政治自由,消滅最後一個反對政黨,並擴大《基本法》23條立法的適用範圍,以「國安」為由加強對香港法制的管控。
報告又指,公民社會和言論自由亦有「類似命運」,港府已基本壓制市民的公開反對聲音,並加強監控所謂「軟對抗」,以及懸紅通緝海外異見人士,包括吊銷他們的護照及阻止他們取回退休金,及騷擾他們仍在港的親友。
不斷的打壓行動已經摧毀香港過去充滿活力的公民社會,並營造出與大陸類似的壓抑氛圍。隨著相關法例的訂立,北京獲得更多權力,並能透過駐港國安公署干預香港的執法行動。
報告提到民主派初選案、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和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其中正就初選案服刑的黃之鋒,於今年6月被另控《國安法》下的「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報告指該罪名可判處終身監禁,反映當局決心讓黃之鋒在2027年初選案刑期結束後繼續服刑。
報告又指,自《港區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的數字由15人減至6人,因為他們不願被視為是支持中共控制香港司法系統。其中一名離任的海外法官、澳洲高等法院前首席大法官范禮全曾指海外法官的角色「已淪為形式主義」。今年5月前紐西蘭最高法院法官楊偉廉(William Young)擔任香港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就惹來國際社會的批判。
中共增強施壓私營企業
報告續指,香港的言論自由和集會自由正受到與大陸同等的打壓,例如當局對約20類牌照加入《港區國安法》相關的附加條件,若僱主、僱員或承辦商等「牽涉危害國安行為」,即可撤銷牌照。港府亦加強對職工會的限制,包括在考慮工會申請中加入國安因素。
報告指出,在2020年中共在香港強推《港區國安法》後,大量外資企業撤離香港。港府正積極嘗試挽留這些外資企業,重塑香港的親商形象,而這項措施似乎已初見成效。
報告強調,港府雖然為吸引國際投資而維持獨立自主的假象,但「國安」概念正向各領域擴散,對私營企業施加的壓力正增強,以迫使他們按中共的政治目標運作,形容香港的體制與大陸越來越難以區分。
報告提及長江和記向貝萊德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的交易受到中共阻擾,認為這表明在港企業已受到中共命令的限制,直言中共籍干預商業交易以推動其地緣戰略目標,這對在香港營運的外資公司和金融機構而言應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先例。報告又指中共可能援引《國安法》干預民事訴訟,甚至是與中國大陸和香港無關的交易。
港成規避制裁主要樞紐
另外,報告指很多代表伊朗、俄羅斯和北韓行事的傀儡公司都在香港設立,香港近年已成為它們規避制裁的主要樞紐,促進技術和管制商品向這些國家流動。報告直言,港府的官方立場是除聯合國實施的制裁外,不會實施其它制裁,加上北京對香港影響力日益增強,港府與美國政府的合作正越來越少。
報告提出,鑑於香港已成為支持俄羅斯、伊朗和北韓的規避制裁中心,國會應通過立法將香港繼續作為官方離岸美元清算中心的地位與遵守美國制裁掛鈎,包括讓美國當局全面檢視香港的美元結算所自動轉賬系統(USD CHATS)所進行的交易;要求美國財政部評估USD CHATS如何協助規避制裁和出口管制,並檢視以「銀行間支付結算系統」(CHIPS)取代的可行性。
報告又建議國會授權對協助俄羅斯、伊朗和北韓實體規避制裁的中國大陸和香港金融機構實施二級制裁;並指示美國商務部轄下的工業與安全局對任何向中國或香港出售的「高優先級物項清單」(Common High Priority List, CHPL)的貨品加強審查;向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和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提供更多資源、技術和人手,以執行與香港相關的出口管制和制裁;以及成立一個跨部門執法工作小組,專門打擊透過香港規避制裁和出口管制的行為。
此外,報告提倡將「第13936號行政命令」寫入法律以永久實施,包括暫停對香港的特殊貿易地位、對破壞香港自治的人和實體實施制裁、繼續要求美國當局報告香港的人權和法治情況。
港府今日凌晨發逾4千字長文反駁,稱有關報告是「抹黑」。@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