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當局日前舉辦座談會紀念前總書記胡耀邦誕辰110周年,此次紀念規格明顯超出慣例。專家分析認為,習近平此舉意在緩解紅二代與自由派知識份子對他的不滿,為其連任創造條件。與此同時,胡耀邦之子胡德平、劉少奇之子劉源等紅二代出席座談會時表情凝重,折射出高層與該群體之間的微妙關係。

習親自出席並講話 專家解讀會議為何超出慣例

11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胡耀邦誕辰110周年紀念座談會。習近平出席並發表講話,稱胡耀邦「積極倡導和推進改革開放」。但是在以往的周年紀念活動時,習近平當局卻保持低調。

習近平的講話還迴避了胡耀邦政治生涯中的若干敏感事件:1983年「反精神污染運動」中胡耀邦維護思想開放的立場、其推動黨政分開和廢除領導幹部終身制的改革主張,以及胡耀邦之死與1989年天安門事件的關聯。

針對此次紀念活動的規格,旅美時事評論員唐靖遠指出,按照中共關於已故領導人紀念活動的規定,逢十周年屬於普通規格,但此次「規格相當於五十周年紀念」。

2005年胡耀邦誕辰90周年,當時僅有溫家寶、曾慶紅、吳官正三名常委出席,由曾慶紅發表講話。而此次110周年紀念,習近平親自出席並講話,中央書記處七名書記全部到場。

唐靖遠分析,胡耀邦具有雙重敏感性:其一,他並非正常退休,而是因被認定有「嚴重路線錯誤」被迫辭職;其二,其去世直接引發1989年的六四事件。在習近平執政後與改革派關係惡化、胡習兩家關係趨於對立的背景下,此次超規格紀念的決策來源值得關注。

對於習近平高調紀念胡耀邦的動機,旅澳法學家袁紅冰則認為,是為了應對當前政治壓力。他分析,當前對習近平構成挑戰的主要有兩股勢力:一是以鄧小平家族和江澤民家族為背景、主張恢復權貴資本主義的力量;二是胡耀邦政治遺產的繼承者及自由知識份子群體。

袁紅冰表示:「習近平利用胡耀邦先生誕辰110周年的機會高調紀念,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緩解紅二代與自由派知識份子對他的不滿和強烈的反抗精神,從而為他在二十一大上連任創造條件。」

紅二代現身座談會:表情凝重引關注

據中共官媒新華網報道,胡耀邦親屬、生前友好和家鄉代表等參加了座談會。但是以往,家屬都受到監視。

央視畫面顯示,胡耀邦之子胡德平坐在主席台下第三排,眉頭緊鎖;劉少奇之子劉源身著軍裝出席,表情嚴肅。習近平之弟習遠平等紅二代也出現在會場。這一畫面引發外界對中共高層與紅二代群體關係的關注。

對此,袁紅冰從兩個層面剖析紅二代與習近平的矛盾:

在政治路線層面,紅二代內部存在兩種與習近平相左的主張:一是主張在維護一黨專政前提下回歸市場經濟路線;二是主張通過漸進方式推動政治改良。

在權力分配層面,袁紅冰指出:「習近平要仿傚毛澤東大權獨攬,不允許其他太子黨家族分享權力,因此紅二代中相當一部份人與習近平產生了重大矛盾。」

今年3月,胡耀邦三子、《炎黃春秋》雜誌社前副社長胡德華去世。據香港《明報》、自由亞洲電台等媒體報道,胡德華曾於2013年4月在《炎黃春秋》雜誌社的一次聚會上公開批評習近平,質疑改革開放的走向。習近平執政後,紅二代群體逐漸被邊緣化,部份紅二代公開批評當局政策。

歷史回顧:胡耀邦下台與六四事件

胡耀邦的政治生涯與1989年天安門事件關聯密切。

1986年12月,安徽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生發起示威,反對腐敗、要求民主改革。一個月內,運動擴展至北京、上海等18個省市28所高校。

鄧小平將這場運動歸咎於胡耀邦。據《炎黃春秋》刊登的胡耀邦政治秘書劉崇文回憶文章,1987年1月10日,中顧委副主任薄一波主持「生活會」對胡耀邦進行批判。薄一波率先發言斥責胡耀邦長達三四個小時,並歸納其「六大罪狀」。胡耀邦被連續批判七天半。

根據曾任胡耀邦助手的林牧撰寫的《習仲勳披露胡耀邦下台前後政治內幕》記載,在這次「生活會」上,只有時任中央書記處書記的習仲勳支持胡耀邦,斥責元老們用文革手段逼總書記下台是「不正常的、違反黨的原則的」。

1987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擴大會議,胡耀邦被迫辭去總書記職務,由趙紫陽代理。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因心肌梗塞突然去世。當晚,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出現大量悼念大字報。悼念活動迅速演變為全國性民主運動,最終導致六四事件。趙紫陽因同情學生、反對當局武力鎮壓於同年6月被撤職,此後被軟禁15年,於2005年去世。

專家總結:官方紀念與民間追思的本質差異

袁紅冰指出,官方紀念與民間紀念存在本質區別。習近平主導的官方紀念服務於其執政目標,意在緩和當前面臨的政治壓力;而民間對胡耀邦的紀念源於對其作為「體制內少有的良知者」的認同,以及對其主導的思想自由化時期的追憶。

「民間紀念胡耀邦是為了追求自由和民主,而習近平所主導的官方紀念活動實際上是他的政治陰謀。」袁紅冰表示。

他認為,習近平不可能改變其極端獨裁的個人體制,也不可能改變當前的基本國策,「至於說習近平要改弦易轍、在政治路線上改變方向,那都是無稽之談」。#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