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指出,長期吸食大麻或攝入四氫大麻酚(THC)食品可能會像吸煙一樣損害血管。研究顯示,即使身體的其它方面健康,大麻使用者也可能面臨心臟病風險升高的問題。

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無論是吸食還是食用大麻,都會使血管內皮功能下降,即使是在從未使用過煙草的健康成年人中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血管似乎並不在意煙霧來自煙草還是大麻,」研究作者、該校心血管研究所的醫學教授馬修‧L‧斯普林格(Matthew L.Springer)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他指出,研究表明,大麻使用者的血管功能「與過去研究中的吸煙者非常相似」。

方式不同 傷害相同

根據民意調查數據,美國約有1,770萬人每天以某種形式使用大麻。該研究對長期健康風險提出了重要問題,而這些風險至今仍大多未被深入研究。

這項研究近期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心臟病學期刊》(JAMA Cardiology)上,共跟蹤了55名年齡在18至50歲之間的健康成年人,分為三組:吸食大麻者、食用THC食品者和不使用者。所有大麻使用者每周至少以其偏好的形式攝入三次,並持續超過一年,屬於長期使用者而非偶爾使用大麻。

斯普林格表示,參與者人數不多,是出於慎重考慮。

「我們篩選得非常嚴格,」他說,「這項研究的篩選標準非常明確,我們的大麻使用者從未吸食或使用過煙草,也儘量避免二手煙。吸大麻的那組只吸大麻,不使用蒸汽或電子煙;而食用THC的那組則完全避免吸入任何煙霧。」

研究人員測量了血流介導的擴張反應(FMD),這是評估血管收縮和舒張能力的重要指標。結果顯示,與未使用者相比,大麻使用者的血管功能明顯更差,且使用頻率越高,損傷程度越大。

吸或吃:不同機制 同樣結果

雖然吸食和食用大麻都會損害血管,但研究人員指出,造成損傷的機制可能不同。

吸食大麻者表現出一氧化氮(維持血管健康的重要化合物)生成減少的現象,而這一現象在食用THC食品者中並未出現,儘管他們的血管也遭受了類似的損害。

其它血管健康指標,例如動脈硬度,在各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斯普林格認為,吸大麻者的血管損傷主要是由於煙霧所致。

「吸煙者也有類似的功能障礙,而煙草煙霧中並不含THC」,他說。此前的動物研究也表明,即使不含任何大麻素的大麻煙霧,也會損害心血管功能。

至於食用THC造成的損傷,其機制尚不明確,但損傷本身確實存在。

斯普林格強調,吸食大麻並不能避免煙草吸煙對血管的有害影響,而頻繁食用THC食品也同樣存在健康風險。他指出,本研究存在一定侷限性,例如大麻品種差異和使用方式依賴自我報告,這可能會影響結果。

「這是一項相對較小的研究」,斯普林格說。「儘管如此,各組之間的差異是明確的,統計分析也非常可信,結果的可信度很高。」

公共政策影響

隨著大麻合法化在全美範圍內逐步推進,這項研究引發了關於公共健康宣傳與監管的討論。

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臨床精神病學助理教授瑞安‧蘇丹(Ryan Sultan)指出,這項研究為不斷增長的證據庫提供了支持,該證據庫顯示大量使用大麻與不良心血管結果相關。蘇丹研究和治療大麻使用障礙,但未參與本研究。

「就像早期煙草研究一樣,這類流行病學發現可以為更謹慎的大麻監管提供支持——尤其是在標籤、公共健康訊息發布以及對高濃度或可吸入產品的限制方面」,他對《大紀元時報》表示。

他將當前情形與早期煙草研究進行了類比,並指出那些研究歷史上促成了警示標籤、公共場所禁煙政策以及加強健康監測的政策制定。

與此同時,大麻行業的領導者對該研究的樣本規模和適用性提出質疑。

全國性大麻控股公司SIVA Enterprises的行政總裁阿維斯‧布爾布里安(Avis Bulbulyan)表示,55人的樣本量不足以得出醫學結論。他認為,該研究中吸大麻的參與者不足20人,因此不應據此制定政策。#

原文「Cannabis, Smoked or Eaten, Linked to Tobacco-Like Blood Vessel Harm」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網站。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