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在2022年2月打響後,西方大企業陸續撤出俄羅斯,中國汽車製造商乘機而入,紛紛湧入俄羅斯市場,填補外國品牌留下的市場空白。然而,好景不長,彭博社說,這種輕鬆的市場准入可能終結。

2024年10月,俄羅斯宣布將報廢稅提高70%~85%(由引擎排量決定具體提升比例),從2025年1月起每年繼續上漲10%~20%,直至2030年。受此影響,俄羅斯進口成本將顯著增加。

據彭博社報道,一些俄羅斯進口乘用車的價格上漲了相當於8,000美元以上的金額。同時,俄羅斯高昂的借貸成本給消費者帶來了壓力,導致俄羅斯上半年汽車銷售萎縮27%。進口中國汽車的數量同期暴跌62%。

報道援引研究公司Third Bridge高級分析師Rosalie Chen的話說,「中國品牌在俄羅斯的整體市場份額已逼近50%至60%的上限,未來增長可能受到當地政策和市場容量的限制。此外,隨著俄烏戰爭有可能結束的預期,西方汽車製造商正逐步尋求重返俄羅斯市場,這可能會減緩中國汽車銷售的增長。」

來自俄羅斯的需求幫助中國在2023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中國海關數據顯示,去年中國近五分之一的整車出口到俄羅斯。

彭博社說,俄羅斯市場的萎縮,對在俄羅斯銷量最好的三大中國汽車品牌造成衝擊。今年前八個月,吉利汽車公司的出口下降了8%,而長城汽車公司的出口則基本持平。儘管中國最大的汽車出口商奇瑞汽車公司同期的海外出貨量增長了11%,但遠低於去年25%的增幅。

中國汽車製造商的困境加劇

中國廉價汽車的對外傾銷引發越來越多國家的抵制。歐美對中國汽車祭出反傾銷措施,加拿大、土耳其和巴西也祭出類似措施。就連在俄烏戰爆發後經濟上依賴中國的俄羅斯,也招架不住中國汽車的傾銷,不得不做出保護自家企業的措施。

中國乘用車協會(CPCA)數據表示,隨著西方社會因俄烏戰對俄羅斯祭出一波波制裁,西方品牌和俄羅斯斷絕關係,2023年中國對俄羅斯汽車出口達到2022年的七倍。

中國乘用車協會稱,中國汽車品牌的激增使其在俄羅斯市場佔有率一度達到63%,而俄本土品牌的市場份額則降至29%。

這促使俄羅斯在2024年10月宣布大幅提高報廢稅。《金融時報》在今年3月的報道中引述Rhodium Group汽車分析師Gregor Sebastian的話說,俄羅斯與其它國家一樣,擔心「廉價中國汽車的湧入,會破壞國內製造業」。

俄羅斯市場的崩潰加劇了中國製造商擴大海外出口的壓力,因為他們正努力應對國內價格戰和產能過剩問題。

墨西哥自今年起超過俄羅斯,成為中國汽車出口量最多的國家。墨西哥總統欣鮑姆(Claudia Sheinbaum)9月4日表示,墨西哥正在考慮對來自中國等未與墨西哥簽署貿易協議國家的商品徵收新關稅。

據彭博社此前爆料,新關稅將涵蓋汽車、紡織品和塑膠等多種產品,旨在保護墨西哥企業免受廉價進口商品的衝擊。#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