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資料服務機構環聯發布2025年第二季《信貸行業分析報告》,顯示本港的新增私人貸款及按揭貸款於該季錄得增長,然而信用卡與循環貸款的活動則顯著下跌。這些消費導向的信貸產品出現下降趨勢,或與持續上升的失業率有關,尤其是年輕一代。同時,年長世代則可能較傾向於優先使用大額按揭貸款。
2025年第一季的信用卡新卡發卡量按年下跌17.9%,查詢宗數則下跌2.5%,反映整體信用卡市場需求疲弱,更重要的是金融機構對新卡審批亦更趨審慎。由於發卡量減少,2025年第二季末期間的現有信用卡賬戶數量亦比去年同期下跌1.5%。
此外,次級風險級別消費者的新卡發卡量同比增長9.9%,同期其他風險級別新卡發卡量均錄得雙位數下降;次級風險持卡人持有信用卡同比增長8.7%,在香港避險傾向明顯的市場中較為罕見。環聯指出,此現象或反映優質潛在客戶減少,符合傳統風險偏好的消費者比例下降,值得金融機構關注。
進一步了解信用卡市場增長放緩的情況,環聯分析,可見於各類金融機構中僅財務公司的新卡發卡量錄得按年增長。同時,源自Z世代消費者5的新卡發卡量亦按年下跌1%。隨著應屆畢業生陸續投入本地已趨飽和的就業市場, 2025年第二季本港的青年失業率達6.8%,為2022年12月以來的新高,這或是年輕消費者新增信用卡活動放緩的因素之一。
循環貸款市場於2025年首季出現明顯轉變,新增貸款宗數按年下跌17.8%,主要受逾期還款率上升及金融機構減少推廣影響。雖然該產品因申請便捷及靈活性仍受年輕人青睞,但青年失業率攀升削弱需求。數字銀行新增貸款宗數大跌45.4%,市場佔比受壓。
反之,傳統銀行在低基數下錄得34.5%增長,主攻額度較高、風險較低的客群。環聯指出,傳統銀行的增長反映消費者對靈活資金的需求提升,金融機構應採取風險為本的定價策略並加強違約監測,以優化循環貸款業務。
2025年第二季香港按揭市場回暖,金管局數據顯示,新增貸款宗數及帳戶總數分別按年升4.6%和3.3%,反映樓市政策如減印花稅、定息按揭計劃等有效提振消費者信心。不過,平均貸款額下跌9.5%,整體結欠僅微升不足1%,顯示資金調配更趨審慎。
2025年第一季私人貸款呈輕微增長,新增貸款宗數按年增2.1%,帳戶總數及應繳款項結欠分別升1.2%及0.9%。次級風險消費者新增貸款宗數上升7.8%,反映高風險消費者對流動資金需求增加。
環聯表示,金融機構採取較低額貸款策略,使平均新增貸款額按年下降2%,同時改善逾期還款表現:60天或以上逾期率降至0.84%,消費者層面逾期率降至0.98%,連續三季度改善。環聯建議應透過留住客戶、交叉銷售及貸款審批中加入早期違約監測工具,以主動管理風險,深化客戶關係,為可持續增長打下穩健基礎。@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