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住久了,還沒厭。一連5天預早宣布的全倫敦地下鐵路大罷工,幸好還有巴士,還有火車,還可以靠雙腿走路。

又到了收拾舊物的時光,多年的日記早已焚箋不記日。既沒有出書的念頭,也沒想到要寫傳記,日常生活細節家族也無史可料理,到頭來灰飛煙滅。從香港帶來近半世紀的衣物愈來越少,曾經穿戴過,就是了。

捨不得也是有的,還有選擇的機會,總還是有捨不得。一口氣把幾十年來的賀咭、聖誕咭、生日咭、離別咭,人人交換的咭片,從前庫房每月的彩色糧單,舊銀行存摺,都一一燒了。要古物沉鈎,當然會有些遺憾,但也顧不得太多斷、捨、離。

佳人才子的片言隻字,千里遊蹤來鴻,「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卡通的卡字兩點上下蹦跳,當年寫「夢絲的Box」,就在夢中消逝去了。像蒲公英一樣的室友,無言飄颺,四方散落。還在的,幾十年不通音訊,友群離散,在社交媒體搜尋不到,就算是沒有了;沒有了就是失去了。

60、70年代盛行交筆友,寫信貼郵票等待收信,寫的都是年輕人的夢囈瑣瑣事,不關乎大學問,也𣎴是驚天動地的鬧革命,創科研。我的筆友字體秀麗,多叮嚀;幾十年來只見過兩次,信件一大紥;90年代時說她的兒子中學畢業,女兒也在唸初中;之後女兒中學畢業,經常外出流連不回家。年輕時在荃灣雅麗珊郡主社區中心應約參加了一個晚會,之後她搬家到了三棟屋村,然後到了荃灣大會堂上班,那是我曾經工作多年的地方,回到大會堂是第二次相見。之後的信就是寄到倫敦不同的地址,郵戳清楚見到年月日,地址幾乎每封信都不同;那還是邊工作邊唸書的蒲公英歲月。之後就失聯了。

還有中學最好的同學阿B,信件一大叠,他都是喜歡以英文寫信多。一份工作在政府裏頭做二級文員鬱鬱不平直到退休,十幾年前突然不再通信回電郵,累得我要央求同班同學去生死註冊處查詢狀況。全班中學同窗就只有他和我保持獨身;性格脾氣一般怪。

還有小學畢業時的兩本紀念冊,小學手冊,成績表;中學時的作文,詩稿、成績表等等。還有很多不便公開的私信、物事等等。一次過也燒不了那麼多,也不夠狠心𣋡上眼灰飛煙滅;畢竟隨身半生呂途,回憶是會衰退模糊,定格在遠方。

都是火燒乾淨不留痕,烈焰熊熊,看到信件物事成灰,化作春泥,又活過一次永恆;初心歸零。

一批又一批,燒去、留住、燒去、留住。

有些人的手跡、信函,還是留給文化館藏最佳,最好讓收買佬拿去拍賣,後半身事,都隨緣罷。◇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