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網信辦宣稱在全國範圍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清朗·整治惡意挑動負面情緒問題」專項行動。此舉迅速引發網絡嘲諷與質疑。有博主分析,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失業攀升、樓市暴跌已讓民眾信心盡失,而官方最懼怕的,正是那些能引起廣泛共鳴的抱怨與「唱衰」聲音,而這種共鳴擴散開來更加令中共恐懼。
官方所謂「清朗」行動 引來一片吐槽
據中共網信官微9月22日消息稱,「為整治惡意挑動對立、宣揚暴力戾氣等負面情緒問題,近日中央網信辦印發通知,在全國範圍內部署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整治惡意挑動負面情緒問題」專項行動。
中央網信辦有關負責人稱,本次專項行動聚焦社交、短片、直播等平台,全面排查話題、榜單、推薦、彈幕、評論等重點環節,著力整治以下問題:挑動群體極端對立情緒。借社會熱點事件強行關聯身份、地域、性別等訊息標籤化、污名化炒作,挑動群體間矛盾。借影視作品、清談節目、體育賽事等話題,鼓動「飯圈」粉絲群體惡意拉踩、攻擊、謾罵或者組織批量舉報投訴等行為。部份二次元群體、「噴系少年」組織煽動對立甚至「開盒」,或者教授買賣「開盒」技巧等。宣揚恐慌焦慮情緒。惡意虛構散布災情、險情、警情等可能影響公共安全的突發事件,偽造發布政府部門公告。以「內幕消息」等方式,拼湊剪輯或者利用矩陣帳號炮製傳播經濟金融、社會民生、公共政策等謠言訊息。虛構歪曲事件原因、細節、進展等,發布「陰謀論」等聳人聽聞的訊息。集中發布、片面鼓吹「努力無用論」「讀書無用論」等絕對化、消極化論調。惡意解讀社會現象,片面放大負面個案,藉機宣揚厭世等負面人生觀。
上述消息引起網絡熱議。大部份網民認為,這兩個月專項行動,把躺平擺爛定義成負能量,要全面封殺。在中共的高壓環境下,連自嘲都不允許。幾乎所有熱門社交平台都在劫難逃。按網信辦的說法,散布經濟、金融、社會福利與公共政策的謠言,就意味著樓價跌了不能說,失業多了不能談;生病時無保障,年老時無依靠,最好假裝看不見。甚至對物價的抱怨都可能被認定惡意傳播。
對於網信辦所謂的「要營造更加文明理性的網絡環境」,網民表示,大家心裏都清楚,這其實就是「維穩」的代名詞。
有網民嘲諷道,網信辦開展這個專項整治行動,給人感覺中國經濟「馬上就要起飛了」,經過這次整治之後,國內輿論場出現的基本上是甚麼「遙遙領先」「穩中向好」「欣欣向榮」「國富民強」。
對於網信辦所稱的「惡意解讀社會現象,誇大負面個案,宣揚厭世人生觀……」時政博主「袁成」認為,官方直指當代流行的躺平和擺爛文化。鐵拳直接揮向年輕人流行語,連不想內卷、不想拚這種自我調侃的態度都要被清除了。官方最怕聽到的聲音偏偏就是最能反映現實的聲音。經濟不好,失業潮一波接一波,樓價高得離譜,年輕人叫苦連天,但你要是上網吐槽工作難找,買不起房,立刻會被扣上造謠唱衰經濟的帽子。社會上本來矛盾就多,不管是南北地域之爭,還是男女對立話題,本來就是正常討論,但在官方眼裏就是煽動群體對立,於是直接封鎖。
他說,最最要命的是年輕人沒希望,買不起房。結不起婚,大家只能自嘲一句躺平、擺爛,結果這也被定義為厭世負能量。說白了官方的要求就是不能抱怨現實,不能討論矛盾,甚至連自嘲都不允許了。問題沒有解決,討論卻被禁止了。久而久之互聯網會變成一片假裝的祥和,和一片真實的寂寞。
「袁成」表示,網信辦能刪除文字,但刪不掉人心。官方一道道地下封口令,但是網民的吐槽也是一浪浪的高:現實讓我躺平,政策不許我說躺平,那乾脆讓我趴著算了;不是年輕人厭世,是你們把我們的出路堵死了。不許你累,不許你喪,不許你說真話。網信辦不是要解決問題,而是要解決談問題的人。這種網絡的「晴朗」就是把所有的不爽都刪掉,然後告訴你大家都很幸福。
分析:中共最懼怕甚麼
「袁成」還分析了官方這場全網封殺背後的真正目的。他說,表面上網信辦打著「清朗」網絡旗號,整治「八卦和負能量」,但中共真正要掐掉的是社會對矛盾的討論。
第一,經濟下行,失業攀升,樓市斷崖,本已讓年輕人信心崩塌。最真實的吐槽一旦擴散,就成了官方最怕的唱衰;第二,娛樂八卦過去是轉移矛盾的工具,但一旦牽扯到社會信任危機,比如于朦朧事件,就會迅速觸動當局的神經;
第三,比起單一的抱怨,官方更害怕共鳴的擴散。躺平成了世代語言,這已經是無聲的抵抗。所以,這場封殺的真相是靜默,不是治理網絡,而是治理人心。在中共的高壓環境下,年輕人習慣了冷漠與壓抑。一旦體驗到正常的人際互動,就像吸到新鮮氧氣,中國年輕人會對正常社會產生強烈的渴望。#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