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的楓橋鎮,是客商和糧船聚集的地方。鎮的盡頭有一座古廟,有一個雙腳麻痹、彎曲,走動不便的乞丐寄居在那裏。
「屈丐」變身成富翁
人們稱這個乞丐為「屈丐」。屈丐早上出外,晚上回來,行動的範圍離不開楓橋的附近。一天早晨,屈丐發現廁所旁邊有人遺留下一個布袋,打開一看,發現裏面藏有幾百兩銀子。他想:這可能是路過的人遺失的,我的命薄,怎能享受這一大筆財富呢?於是他離開了那個布袋。又想:也不知道這些銀子是幹甚麼的,說不定那人失去了銀子會危及性命,也未可知。於是他又回到廟裏坐著,等候失主。
到了中午時,果然有人飛步而來,頓足捶胸,顯得非常惶急,屈丐便問那人:「你丟了甚麼東西嗎?」那人說:「是的。你拾到了嗎?」屈丐說:「有這回事。但是你要說得不錯,才能還給你。」那人大喜,說出銀子有若干封,總數若干,甚麼樣的成色,包裹是怎麼樣,果然一一符合,屈丐就拿出布袋交給那人。客人看到原銀失而復得,欣喜若狂,願意把一半的銀子相贈,屈丐笑著說:「你不是太傻了嗎,我不貪你全部的銀錢,難道現在會貪圖其中的一半嗎?而且你少了一半銀錢,就辦不成大事了,請你立即離開,不要耽誤我的行乞。」於是,客人拿出十兩銀子給他,然後告別而去。
當屈丐走到街口時,忽然看見一個垂髮的年幼女孩,容貌絕美,正靠在父親膀彎痛哭,圍觀的人就像是一堵牆。屈丐向大家詢問怎麼回事。有人告訴他:「一個姓曹的債主,想要帶走這個幼女來抵償債務。」屈丐問:「欠多少錢?」眾人說:「十兩銀子。」屈丐聽了大怒,斥責道:「高利盤剝放債,兇惡如此,如果是欠了官府的賦稅,又將如何!況且十兩銀子也只是個小數,何以為富不仁到這步田地!」
豈知債主就在旁邊,聽到屈丐說這番話時,大為惱火,指責著問道:「像你這種快要餓死的人,扔在山溝裏也無人埋葬的人,也來談甚麼仁義嗎?既然口出大言,你能為他還債嗎?」屈丐很爽快地將前面客人給他的銀子拿出來,代那父女還了債,幫他們取回了欠債的契約,眾人一齊散去。
債主曹氏的本意是想佔有這名幼女,意不在銀子,因此懷恨屈丐破壞他的奸謀,就賄賂捕役,指控屈丐是小偷,把他抓起來送到官府裏。吳縣的縣令陳公對曹氏的指控深感懷疑,認為是個冤案。恰好這時丟失銀子的客人聽到了這件事後,就立刻趕到縣衙,代為申訴昭雪。陳公聽說此事後,高興地說:「這真是一個講究節義的乞丐啊。」縣令依照誣告反坐的條例,重懲捕快差役,並傳令楓橋各米行老闆來縣衙,宣布說:「所有米行每天收的樣米,都要賞給這位有節義的乞丐,以免他早晚沿街乞討遭受痛苦。」縣令給屈丐披上綵帶,令人抬轎送他回去。
從此以後,屈丐每日三餐都有了著落,還有剩餘,就能用來請名醫治病。恰巧遇到一位道士,給他用乾荷瓣、茅、朮等各種藥草煎水洗腳,不久,屈丐的足病竟痊癒,行走與常人一樣了。他又用省下來的錢經營小本生意,鎮上的人都相信他,樂於和他交往。
不到十年的時間,昔日的屈丐居然就購置了大屋,娶了老婆,還成了富翁。
下面再講一個啞丐能治病的故事:
無錫有一個啞巴乞丐,在市鎮上乞討多年,當地人都認識他。一天,他去南門的一位官宦人家乞求食物。看門人攔住了他,說:「我家的主人因為小兒子病危,從早到晚都未曾吃過東西,怎麼能有食物給你吃呢?」
啞丐突然開口說:「你們為甚麼不找我呢?我能治這個病。」看門人非常奇怪,因為他是啞巴而現在卻能說話,於是進去告訴主人,主人姑且讓他進來試一試。啞丐開始把脈,然後開處方,有條有理。病人服用一劑後,開始有了改善,服用三劑藥後,就完全康復了。
主人喜出望外,問他的平生經歷。啞丐說:「我父親在世時,曾經營一家藥店。雖然我天生啞巴,但從小就識字,並且喜歡讀醫書,因此我也知道醫術。父親去世後,家境貧困,我又無法說話,有術無可施,只能流落為乞丐了。」主人又問:「今天你為何能開口講話呢?」他回答:「我自己也不知道是甚麼原因。」
於是啞丐能治病的名聲,很快就廣傳開去。他就在城隍廟外給人治病,每天來就診的人多不勝數。然而,就在這年冬天,有位來自杭州的叫黃質文的人,路過無錫,聽到這件事,就來到城隍廟試探他。結果,黃質文看到他開的病症診斷書不成文理,所寫的藥名也有很多別字,就說:「恐怕他的醫術只是偶然治好的意外,人們竟以為他是名醫高手,我就不相信。」或有人說:啞巴能開口說話這本身就是一大奇蹟。然又有人反駁說:你怎麼知道他一開始不是假裝聾啞,而向別人乞討呢?
對於一些突然有了功能的奇能異士來說,世人的眾說紛紜也是必然的。#
資料來源:《續子不語》、《耳郵》
——看更多 【古道人生】系列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