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李浩然今日(15日)質詢當局,部份人透過人才入境計劃來港產子後便離開,只為令子女取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回應,見不到有跡象顯示,有人濫用人才政策來港產子。

孫玉菡表示,「這一兩年嬰兒出生的數目,或通過我們與不同機構觀察,都見不到這個狀況」,當局日後會跟進及監察,會持續留意來港人才的落戶情況,包括蒐集有關人才在港生育的數據。

李浩然關注當局會否設立機制,要求來港人才及其受養人在本港公私營醫療機構預約分娩時,須簽署聲明文件確認其留港發展意向,或要求其提交證明文件,以確定其已達到一定的留港日數要求。

孫玉菡表示,經不同入境計劃來港的人才大部份都很年輕,七成在40歲以下,其中高才通計劃C類人才更幾乎全數在30歲或以下,正值事業打拼期,亦處於組建家庭的黃金年齡。

政府歡迎人才在港成家生育,紮根香港,希望視這些人才為香港的一分子,照顧他們跟其他香港市民一樣的家庭需要,以促進他們在港安居樂業,並認為他們是「新力軍」,現在及日後都是本地勞動力的重要來源,有助改善人口結構,緩解本地人口老化和生育率偏低的結構問題。

謝偉俊憂變雙非嬰翻版

議員謝偉俊質疑,當局仍未有實質數據,為何能斷定並無相關情況,擔心上述的操作,令高才通變成「雙非嬰的最新版本」。孫玉菡回應,不應將人才與「雙非」相提並論,前者達到收入及學歷要求,「應該給予充份的尊重」。孫並稱,近年出生數字穩定,並無雙非年代快速上升,宏觀而言現時「無這個大家擔心的現象」。

議員廖長江提及,社交平台上有人才計劃的「攻略」,以低門檻獲取社會福利、醫療及教育機會等招徠,更有涉教唆虛構工作經歷及規避申請要求等,問及打擊不良中介的措施。孫玉菡回應,「人才辦」已成立官方的小紅書帳戶,澄清不實資訊。當局並以講座等不同途徑發放資訊,強調入境處嚴格把關及審批所有申請,不要相信社交平台的其它宣傳。

議員容海恩提及,「高才通」早前新增的第三方學歷認證要求,關注其成效及當局會否仿傚本港院校,採用AI協助。孫玉菡表示,會留意新科技應用,有適合的會採納以堵截假學歷及加快審批效率。@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