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人們的腳丫子和腳趾頭都不尖,但女性的鞋子大多是尖頭,而且穿起來可能會痛,甚至會導致足部變形。那為甚麼設計師一直把鞋子設計成這樣,而且女性還要穿這樣的鞋子呢?現在來看看時尚專家怎麼說。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零售系臨時副主任兼講師Michael Watson在The Conversation網站撰文說,他在時尚界工作了20多年,專門研究並教授時裝設計背後的影響與其應用。
Watson示,重溫女性尖頭鞋背後的有趣歷史,可以幫助人們了解這種鞋至今仍受到歡迎的多種原因。
他說,當前女性的幾種時尚潮流實際上最初都源自於男性,其中包括尖頭鞋。它一開始在中世紀(大約14到15世紀)的歐洲是男性在穿的。
這種尖頭皮鞋當時在富人中很流行。它被稱為普萊納(poulaine)或克拉科夫(cracow)。後者是以波蘭城市克拉科夫(Kraków)命名的,歷史學家認為這種鞋的起源地在那裏。
這種鞋的長度最長可達12吋(30.5厘米)。為了保持鞋底堅硬尖銳的形狀,穿著者會在鞋尖塞入苔蘚或羊毛。
就像大多數時尚產品一樣,鞋子也展現穿著者的社會地位。普萊納的裝飾繁雜,製作成本高昂,細長的設計使其行動不便。因此,穿著這種鞋可以向他人傳達這樣的訊息——穿著者有錢,無須從事需要走動的體力勞動。
尖頭鞋是身份的象徵
普萊納在那時候非常流行,以至於英國國王愛德華四世(Edward IV)在1463年頒布法令,將社會地位低於貴族的人的鞋子腳趾長度限制為2吋(5.1厘米)。這項法令產生了社會、政治和宗教的影響。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將長腳趾鞋的專用權限制在貴族手中,確保了鞋子成為與上層階級相關的視覺地位標誌。這個明顯的標誌有助於維護社會秩序,並防止下層階級試圖冒充上層。
在政治上,愛德華四世利用同樣的立法來控制紡織品貿易,保護英國的工業。藉由管制製作華麗鞋履所需的布料和配件,這位國王可以限制外國對英國紡織品製造商的競爭,同時掌控時尚潮流。
就宗教而言,愛德華四世頒布這些法令的理由是,上帝喜歡人們穿著端莊的服飾——至少對下層階級來說是如此。此外,宗教領袖認為,過長的腳趾會妨礙人們以恭敬、順從的方式下跪,進而限制了正常祈禱的能力。
然而,普萊納不僅會傷害穿著者的腳,而且可能導致腳趾骨彎曲。隨著這些鞋子的流行,拇囊炎(Bunion,一種在大腳趾內側形成的骨性腫塊)也變得越來越常見。
忍痛穿鞋的目的
從實際的角度來看,現代的尖頭鞋可能會造成足部變形和健康問題,而且穿起來會痛。既然如此,為甚麼人們還要穿?
其中一個原因是渴望有歸屬感。你的大腦天生就會尋找和你想法和信念相同的人。就像早期人類需要與部落待在一起才能生存一樣,你的大腦認為融入群體可以幫助你獲得安全。
因為尖頭鞋和高跟鞋通常是女性在穿,因此穿上它們會讓人感到被其他女性接納。雖然尖頭鞋本身並沒有甚麼女性特質或吸引力——最初是為男性設計的——但時尚往往依賴於人們潛意識認同的趨勢。甚麼是時尚,往往受到公認的社會規範的影響。
人們的大腦會觀察別人的行為,並據此作出決定。如果你看到很多人穿著某種風格的衣服或玩某種遊戲,你的大腦就會想,既然大家都這樣做,那這肯定是個不錯的選項。這個過程可以幫助你作出決定,而無須對每個細節進行太多思考。
你穿的鞋子可能會改變你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方式,同時也具有象徵意義。因此,設計師可能會使用加長的鞋尖來營造修長纖細的輪廓,打造一種不僅視覺上,而且個人感受上也優雅和有力的造型。
Watson總結說,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消費者對舒適度有著越來越多的要求,時尚的尖頭鞋可能會越來越好穿,至少不會像過去那麼令人痛苦。#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