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感恩節假期將至,然而今年的美股卻異常熱鬧,並沒有出現傳統上假期前的淡靜;反而因人工智能(AI)板塊估值高企,加上一眾科技巨頭的業績接踵而來,市場波幅反而愈趨猛烈。美股的「節前躁動」,正在 AI 熱潮與預期獲利回吐的交叉點上,演變成一場高度情緒化的短線博弈。

輝達業績引爆市場:單日接近 8% 的波幅

周三收市後,AI 皇者 Nvidia(輝達)公布第三季業績,市場原本就預期股價會出現高達 7% 的上下波幅,顯示資金早已為「大利好」或「大利淡」劇本預先部署。結果,輝達再度交出「三殺」成績:收入、盈利及指引全面勝預期,AI 加速晶片需求仍然強勁,令 After-hours 交投即時急升。最誇張的是,即使只在周三日間的低位 183 美元買入,而在 After-hours 於 196 美元水平止賺,也已是一段接近 8% 的單日升幅。這種短時間大幅波動,過往多見於中小型股,唯輝達如今動輒以萬億美元市值計算,波幅如此巨大,已明顯反映資金正以「狂熱模式」看待 AI 主題。

更深層的含義在於:大戶與散戶的 FOMO(Fear Of Missing Out,即「害怕錯過」) 共同推動了估值向上扭曲。市場不但追逐現實的盈利增速,更提前數年把 AI 的宏大故事一次過折現至今日股價之中。這令輝達股價愈升愈急,也令其成為全美「最具市場情緒指標性」的股份。

感恩節前或續強,但市場同時準備獲利回吐

隨著輝達領軍,美股周四「強勢收市」的機會甚高,科技板塊的樂觀情緒暫時壓倒了宏觀不確定性。其背後有幾大因素:1) 通脹回落,聯儲局短線無加息壓力 2)   科技股整體業績亮麗,特別是 AI 相關企業提供強指引。3)基金經理希望在年底前粉飾櫥窗,增加強勢股比例。

AI 主題帶動大量增量資金湧入科技板塊。然而,幾乎所有市場人士亦同時承認:感恩節前後極大機會出現 「健康調整」或「獲利回吐」。原因包括:科技股 11 月已大幅反彈;AI 股升勢太急,估值重新拉回合理水平屬正常現象;假期期間流動性偏低,少量賣盤已可帶來明顯波幅;大戶不願在假期持太多高估值科技股的風險倉位。換言之,市場短線「仍想炒」,但中線「仍想減倉」。這種情緒分裂,使節前波幅註定比過往更誇張。

AI 泡沫初現:估值超前,波動性將持續擴大

今年 AI 概念由雲端、半導體延伸至國防、醫療及金融應用,資金不斷湧入,確實反映出 AI 具有真實商業價值及長遠增長潛力。然而,估值層面的隱憂亦已逐步浮現。

典型的泡沫徵兆包括:股價升幅遠超企業盈利實際增長;市場以多年後的潛在價值為今日股價定價;散戶 FOMO 加劇,機構亦被迫跟風;任何細微利淡消息均可引起大幅調整。現階段並不能簡單斷言 AI 泡沫即將爆破,但可以肯定的是 —— 波幅只會愈變愈大。

Palantir:AI 熱潮下的另一面 —— 高估值壓力開始反映

AI 板塊還有另一隻焦點股值得關注 —— Palantir(PLTR)。與輝達不同,Palantir 的業績雖然保持增長,但市場對其估值的疑慮正在累積。周三其股價在高位遭遇明顯賣壓,盤中一度下挫,反映投資者開始質疑其近期升勢是否過度。Palantir 的問題並非增長不足,而是市場早已把高度期望計入現價:

市盈率遠高於同業,部份模型認為其內在價值低於現價不少;增長主要來自政府及大型企業合約,但可持續性仍需觀察;AI 故事雖然動聽,但盈利能力未足以完全支持估值。換言之,Palantir 是 AI 熱潮的另一個縮影:故事強、題材好,但估值是否合理?市場暫時仍存分歧。當感恩節前的獲利回吐潮一旦湧現,像 PLTR 這類「高預期、高風險」的股票,很可能成為調整的首批對象。

短線策略:順勢而為,但保持敏感

在這個充滿情緒化波動的市場環境中,短線部署宜採取高靈活度策略:善用急挫進場、急升減倉的節奏;避免在 AI 熱潮高峰期盲目追高;若已有可觀利潤,可於感恩節前適度套現;利用期權工具對沖或捕捉波幅,但需嚴控槓桿風險。

輝達  Nvidia一日 8% (plus after hours) 的升幅和 Palantir 的節前賣壓,已清楚揭示:市場並非「全面樂觀」,而是「有人仍在狂炒,有人開始減倉」。中長線看法:AI 趨勢無疑,但估值須時間消化

從長線角度觀之,AI 技術具備真正的革命性,未來十年有機會重塑多個行業的運作方式。但現階段的股價反映的,已不只是企業的現實表現,更包含大量想像、憧憬與市場情緒。

因此,長線投資者應:分段部署,而非一次性重倉;注重企業競爭力與實際盈利,而非單靠故事;接受估值需要較長時間消化的可能性;準備迎接未來更大的波動性。AI 股的真正勝負,不在於誰升得最快,而在於誰能在泡沫消退後仍屹立不倒。

結語:AI 泡沫未破,但波動才剛開始

感恩節前的這一輪狂野震盪,意味著 AI 板塊的炒作情緒未退,估值風險開始累積,而短線資金已準備好在關鍵時刻「先鎖利潤」。輝達象徵著市場的熱情,而 Palantir 則提醒投資者:高估值的背後,總有調整的陰影。AI 泡沫或未必在今年爆破,但接下來的波動將會更頻密、更劇烈。面對這個新世代市場,投資者更需要的,不是熱情,而是紀律與冷靜。◇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