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爾街的歷史上,「十月股災」幾乎成為投資者口中的代名詞——1929年與1987年的暴跌,都發生在10月。然而,細心檢視數據後卻發現,其實9月份才是美股一年之中最具波動性的月份。統計顯示,標普500指數在9月的平均表現往往差於其它月份。這種現象背後既有心理因素,也有資金調動的周期性特徵。

從四大頭馬到AI新勢力

回顧千禧年前後,互聯網泡沫正盛,當時市場有「四大頭馬」(Four Horsemen)之稱——亞馬遜(Amazon)、eBay、美國在線(AOL)及雅虎(Yahoo!)。它們曾是新經濟的象徵,帶領資本市場進入互聯網時代。

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命運大不相同:

亞馬遜(AMZN) 憑藉不斷商業轉型,從網上書店蛻變為雲端運算與電商巨頭,市值突破萬億美元。eBay 雖然仍在運作,但拍賣平台的光環早已不再,市值與昔日不可同日而語。AOL 在2000年高峰期以「世紀合併」吞併時代華納,最終卻淪為失敗案例,被市場淘汰。Yahoo! 曾是入口網站之王,但錯失關鍵機遇,最終被Verizon拆分收購,只剩品牌殘影。

互聯網的浪潮淘汰了多數先驅者,只剩亞馬遜獨領風騷。這也印證了市場的殘酷:創新未必長青,唯有持續轉型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如今,歷史彷彿再度重演。進入AI人工智能時代,新的「頭馬」出現了,其中最矚目的莫過於晶片巨頭 Nvidia(英偉達)。在生成式AI與大模型的熱潮推動下,Nvidia 市值突破一萬億美元,成為資本市場的「新王者」。市場情緒既狂熱又矛盾——越驚越買,越買越驚。過去10個交易日AI概念股曾出現深度調整,但買盤仍源源不絕。

Intel:特朗普眼中的戰略資產

除了Nvidia成為AI新時代的明星,美國老牌晶片巨頭 Intel 亦再度回到華府與市場的聚光燈下。雖然Intel近年在製程技術上落後台積電與三星,但它仍掌握著關鍵的伺服器與PC晶片業務,更重要的是——它被視為美國本土半導體產業的基石。市場近日盛傳,特朗普政府或考慮透過政策、基金甚至直接注資方式,支援甚至「買起」Intel的控制股權,以確保這家百年科技企業不會被外資或敵對勢力滲透。若此舉成真,Intel將不僅是商業企業,更被視為「國安資產」。

對投資者而言,這可能帶來兩重效應:一方面,有政府背書或會支撐股價估值;另一方面,企業的自主性將受到更多政策約束。華府的介入意味著半導體競爭已不僅是市場遊戲,而是國家戰略的一部份。

鮑威爾與「報復式反彈」

近年來,美股走勢幾乎被美聯儲的利率政策主導。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公開場合暗示,短期內或有減息可能,立刻觸發市場的「報復式反彈」。這種彈升往往來得急、去得快,對投資者既是機遇,也是陷阱。利率走勢影響資金成本,更直接牽動高增長科技股的估值。當減息預期升溫,AI與半導體概念自然成為最大受益者。但投資者不能忽略,市場基本面未必支撐如此高的估值——如果經濟放緩,企業盈利能否追得上股價狂飆,仍是一個大問號。

九月的暗湧

為何9月往往波動最大?有幾個原因:1) 基金調倉與資金結算:夏季結束後,機構投資者往往重新部署資金,導致成交與波幅增加。2) 心理效應:市場記憶裏的「不祥九月」容易放大投資者情緒反應。3) 政策與地緣政治:9月常是美聯儲議息與國際政治焦點期,不確定性驟增。因此,投資者在9月應格外謹慎,避免過度追漲或恐慌殺跌。

特朗普的中國策略

2025年,特朗普重返白宮,他對中國的策略依舊飄忽不定。雖然政策細節時常改變,但有一點早已確立:中國是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在科技、供應鏈與貿易領域,中美博弈只會加劇,而AI、半導體與國家安全將成為兩國角力的核心戰場。這種背景下,市場的波動性只會更高。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90年代末的互聯網熱潮,今天以AI的名義再現。不同的是,投資者已經歷過一次泡沫的洗禮,更懂得市場殘酷的一面。當前的AI風潮是否會像互聯網時代般走向泡沫,仍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9月的市場必然波濤洶湧。對投資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去預測「災難會否發生」,而是如何在波動中保存實力、冷靜判斷。畢竟,市場不會獎勵最勇敢的人,而是獎勵最有耐性的投資者。◇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