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曼哈頓服裝區的高樓內,有一扇不起眼的木門。推開它,彷彿時間凝固,踏入手工製造業的時代,這裏是M&S Schmalberg,紐約最後一家手工布花工坊。

從1916年開業至今,它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經濟大蕭條、911、金融危機、疫情衝擊,以及整個美國製衣業大規模的工坊外移潮。百多年來,這間工坊不曾離開紐約,也從未放棄手工製作。它並非行業內最大的,但成為了最後仍挺立的一家。第三代傳人Warren Brand站在壓模機旁感慨:「這就是我們,也是我們唯一會做的方式。」

Warren Brand展示手工花模具。(曾蓮/大紀元)
Warren Brand展示手工花模具。(曾蓮/大紀元)

在M&S Schmalberg內,仍可以看到古舊的機器、桌上堆滿布料、絲帶和膠槍,牆邊鐵製模具一排排擺放在架子上,像一座工藝圖書館。工作台前,工匠流水式的工作,有人負責剪裁、有人負責燙壓、有人負責組裝,手部動作專注而熟練。時間在門外疾行,在這裏卻像永遠慢一秒,為每一朵即將成形的布花留出充份呼吸的空間。

店內展示的手工花禮服。(曾蓮/大紀元)
店內展示的手工花禮服。(曾蓮/大紀元)

從百家爭鳴到一枝獨秀

波蘭猶太裔兄弟Morris與Sam Schmalberg於1916年來到紐約,在當時蓬勃發展的服裝區租下一張桌子,靠著勤奮與手藝創立布花工坊,品牌名字中的「M & S」,正是兄弟二人的名字縮寫。

M&S Schmalberg由波蘭猶太裔兄弟Morris與Sam Schmalberg創辦,「M & S」,正是兄弟二人的名字縮寫。(曾蓮/大紀元)
M&S Schmalberg由波蘭猶太裔兄弟Morris與Sam Schmalberg創辦,「M & S」,正是兄弟二人的名字縮寫。(曾蓮/大紀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從1939年開始佔領波蘭,並在此期間對波蘭人民實施了大規模的屠殺和迫害,從戰火中逃離的倖存者Harold Brand,來到紐約打工,後來接下了親戚家的手工花品牌,再一路交棒至第三代Warren Brand和第四代Adam Brand。一百多年來,這個家族沒有離開過這座城市,始終以百年老工具親手製作每一朵花。

Warren Brand說:「那時候不需要背景,只需要幹勁和決心。」技術靠時間累積,成果靠手藝堆疊,那是當年典型的美國夢:踏實、具體、沒有捷徑。

那個時代的紐約服裝區工坊林立、蒸汽四溢、鐵器敲擊聲此起彼落。當時,布花與羽飾是時尚圈不可或缺的工藝,二十世紀初,這條街上曾聚集數百家工坊。到第三代Warren在1970年代上任時,剩下約十家;再到如今,只剩他們一家。

搭配在帽子上的手工絹花。(曾蓮/大紀元)
搭配在帽子上的手工絹花。(曾蓮/大紀元)

不凋的心 手工花的堅持

當上世紀末,外判潮席捲美國製造業、紐約工坊成片倒下時,布花製作價格突然被壓到只剩幾毛錢一朵,甚至更低。同行去中國、去中美洲、去東南亞,生意得以延續,而成本下降的誘惑對每一個人都真實存在。

在製衣業蕭條、街區工坊關閉時,M&S Schmalberg也走入了漫長的寒冬。Warren分享:「我們本來可以外判,也想過在海外開廠……但我們最後說:這不是我們,我們不想那樣。」兒子Adam也補充:「如果把生產搬走,或許短期賺錢……但最後就變得毫無特色。」

Warren Brand在剪裁布料。(曾蓮/大紀元)
Warren Brand在剪裁布料。(曾蓮/大紀元)

Adam從小在這裏長大,看著父親和工人製花,對他而言,這份工作不只是家業,更是一種身份的傳承,他願意把技藝帶入下一個世代。他主動接手家族生意,他的任務不是追憶過去,而是讓傳統在新的時代能走得動。他開啟官網、在Etsy上販售布花、為產品拍照、錄製製作過程、向全球客人解釋「為甚麼手工值得」。他充滿感情地說:「我慢慢生出感恩……對這份手藝和家族歷史越加珍惜。」

Adam Brand主持工坊導賞團,向大學生介紹手工花工藝。(曾蓮/大紀元)
Adam Brand主持工坊導賞團,向大學生介紹手工花工藝。(曾蓮/大紀元)

老店轉型的路並不簡單,哪怕只賣出一朵花,他們都不願意停下來。Adam描述,「有段時間,我們一個月只在Etsy上賣出一朵花。」如今,M&S Schmalberg的客戶遍布全世界。訂單也越來越多元——婚禮、劇場、電影、品牌裝置、紅毯造型……甚至是Met Gala,致敬Karl Lagerfeld時的主題,有近半數服裝搭配了他們的布花。「那年有50位設計師……我們為17位名人製作。」網絡不是替代傳統,而是延伸傳統;手工不需要跟機器競速,它需要被看見、理解、尊重。

M&S Schmalberg內的牆上掛滿了明星客戶的照片。(曾蓮/大紀元)
M&S Schmalberg內的牆上掛滿了明星客戶的照片。(曾蓮/大紀元)

明星穿戴固然吸睛,但Adam最常提起的,是那些為孩子婚禮親手挑花的母親、為紀念衣物縫上花瓣的家人。「人們會激動……因為那成為一件特別的事。」

現場製作的手工花。(曾蓮/大紀元)
現場製作的手工花。(曾蓮/大紀元)

熬過紐約最黑暗的911

2001年9月11日,那一天,紐約上空的陽光像往常一樣灑進老工坊窗縫。M&S Schmalberg的工人們開著收音機工作,忽然,一則突如其來的新聞劃破日常。不久之後,大家聽見主持人哽咽的聲音,再次報道另一架飛機撞上大樓。Warren回憶:「17分鐘後,第二架飛機撞上大樓……現在回想還會起雞皮疙瘩。」

那是工坊首次真正感受到這座城市的脆弱。訂單停止、街道封鎖、物流停擺,整個服裝區像被時間按下暫停鍵。顧客取消活動、劇組停工、婚禮延期,收入幾乎瞬間歸零,所有人都不知道未來會如何。

幸運的是,工坊沒有遷走、沒有停工,只是一步一步撐過。靠著既有的手藝與彼此陪伴,他們熬過紐約最黑暗的時刻之一。Warren鬆了口氣:「我們知道的是今天大家都在、都健康。」

曼哈頓百年M&S Schmalberg手工花工坊第三代承傳人Warren Brand(左)與兒子Adam Brand。(曾蓮/大紀元)
曼哈頓百年M&S Schmalberg手工花工坊第三代承傳人Warren Brand(左)與兒子Adam Brand。(曾蓮/大紀元)

一針一線的道德選擇

談起全球時尚產業近年來的變遷,時尚品牌外判潮風起雲湧,Warren感嘆道:「我們活在一個幾乎沒有東西是在美國製造的世界。」

這不只是市場選擇,更牽涉到勞動價值與人性。有的勞工出自中國的勞教所,多年來媒體爆出的血汗工廠事件,包括運動品牌與奢侈品牌外判後產生巨大風波。Adam也補充,這不只是針對某一個國家,而是整個產業結構的倫理問題:「不只是中國——柬埔寨、斯里蘭卡……到處都有廉價勞工。」

掛在M&S Schmalberg內「美國製造」的牌子。(曾蓮/大紀元)
掛在M&S Schmalberg內「美國製造」的牌子。(曾蓮/大紀元)

在全球低價競爭下,有的工人一天只賺十幾美金,而品牌仍把利潤最大化視為優先,生產線依賴進口,導致大量美國工坊關閉。Warren補充,當企業把熱情讓位給利益時,品質與良心往往會失衡。在那樣的供應鏈裏,成本極低,但人被壓縮成看不見的零件。但在Warren和Adam看到的是人性的重要性:「你看到縫紉機時,背後站著的是一個人。」每片花瓣都透過一雙手的付出,壓模塑形,反覆試驗,直到成形。他們選擇留在紐約,一是尊嚴,二是掌控品質。

店內展示的手工花。(曾蓮/大紀元)
店內展示的手工花。(曾蓮/大紀元)

Adam說:「工坊裏每一朵花,我們都會親手拿起、檢查、確認。」Warren補充:「只要工坊不在這裏,你就無法掌控品質。」他們從來不做「便宜又快」的產品,而是要做獨一無二、真誠、耐久的作品。Adam直言:「我們不是來跟中國競爭價格……要便宜可以去那裏買。」他坦言,美國製造很辛苦、房租高昂,但能看到每朵花從原料到完成,是無可取代的價值。「我們每月租金15,000美元……有時得自己貼錢。」

Warren Brand示範手工花製作過程。(曾蓮/大紀元)
Warren Brand示範手工花製作過程。(曾蓮/大紀元)

手工花模具。(曾蓮/大紀元)
手工花模具。(曾蓮/大紀元)

手工花模具。(曾蓮/大紀元)
手工花模具。(曾蓮/大紀元)

紐約是一座追求速度的城市,但這間工坊的節奏只稍微慢一點,但能讓品質存在。這也使得堅持變得珍貴。Warren相信,「每朵花背後都是一個人重要的時刻。」那是手工的重量,是量產無法替代的情感價值。

口碑與品質 讓傳統有未來

M&S Schmalberg非懷舊紀念品,而是現代都市裏的活著的博物館。一批批的學校導賞團前來,Adam一遍又一遍地向他們講述著工坊的歷史,示範手工花的製造過程,向他們證明手藝未死、證明傳統行業的堅持仍然可以活下去。

Warren看著工坊忙碌的員工和在帶領導賞團的兒子Adam,語氣平靜卻堅定。他說:「我們就這麼做下去……目前一切都很好。」這句話沒有高調情緒,卻像這家工坊本身:沉穩、務實、不取巧、不放棄。

屹立百年的M&S Schmalberg不是奇蹟,而是選擇。他們選擇在變局中不放棄原則、選擇用手去證明價值、選擇讓一種工藝即使身處邊緣仍然昂然存在。這朵布花沒有香氣,但紐約氣息深厚:勤奮、務實、韌性、尊嚴。它不是為了競爭而活,而是因為值得而存在。◇

店內展示的手工花。(曾蓮/大紀元)
店內展示的手工花。(曾蓮/大紀元)
#

--------------------
向每位救援者致敬 
願香港人彼此扶持走過黑暗
--------------------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