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亞洲電台上周五(4日)獨家報道,有勞工處員工透露,政府在短短一年半內大幅增加中國大陸勞工的輸入,令負責審核申請的員工幾乎每天被迫加班,廢寢忘食地趕工;近月已有3人不堪壓力而請辭,組內亦正醞釀辭職潮。
【4月10日更新勞工處回覆】
勞工處回覆查詢表示,截至今年2月28日,「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共接獲11,342宗申請,期間獲批的申請為7,380宗。一般來說,
計劃規定,申請僱主須填報申請輸入勞工的理據,
2024/25年度及2025/26年度,補充勞工科分別增設1
過去一年,補充勞工科有1名公務員及15名受聘於有時限合約的僱
--------------------
自2023年9月起,政府放寬「補充勞工優化計劃」26種低技術職位不得輸入外勞限制,包括侍應生、初級廚師、售貨員、洗碗員和保安員。
根據勞福局向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提交的書面答覆,由計劃推出至今年2月28日,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共接獲1.1萬宗申請,涉及9.8萬名外勞,其中7.2萬人打算從事以往不得輸入外勞的職位。獲批申請有7,380宗,涉及5.1萬名外勞,其中2.6萬人從事以往不得輸入外勞的26個職位,另有8,252人從事非技術或低技術職位。在超過5萬名獲批外勞之中,有2.4萬人從事餐飲服務業;最多人從事侍應生,佔8,590人;其次是初級廚師及售貨員,分別佔5,773人及3,745人。
自由亞洲電台報道稱,最近收到勞工處「內部員工A」爆料,並取得多份內部電郵等文件,顯示該計劃推行一年半以來,負責審批的「補充勞工科(申請事務組)」員工長期處於「工作爆煲」狀態。員工曾於去年10月、今年1月及3月分別發電郵向高級勞工事務主任、助理處長(發展)羅瑞芳等高層投訴,並收到對方確認知悉情況的回覆。
報道指,截至今年3月,「優化計劃」累計收到近4萬宗申請,涉及約25萬名勞工。每月申請量如「海嘯」暴漲,過去半年內從平均700宗增至近1,200宗,升幅逾七成。不過,申請量激增的同時,可用於審批的時間卻大幅縮減,從原本約5個月縮至3個月。
「內部員工A」表示,自「優化計劃」實施以來,政府無上限地接受僱主申請,導致申請數量只增不減。他批評管理層並未正視問題,狀況毫無改善,惡化至前所未有的地步。他透露,近月已有3人因壓力過大辭職,組內30多名員工正醞釀集體離職,加上因財政赤字需裁減人手,同事們已到達極限。
A表示,上級的KPI(關鍵續效指標)要求須在收到新申請後6周內提交至勞工事務主任進行初步甄別,隨後啟動4周本地招聘程序。以今年3月的1,200宗申請為例,每名職員每月平均需處理至少40宗新案件,比以往多出一倍,亦不包括此前積壓及續約案件。此外,每月還需確保至少11至15宗申請進入4周本地招聘程序,並有11至15宗提交至勞工顧問委員會審批。
A強調,員工早已向管理層反映每宗案件情況複雜,僱主提交的資料常不齊全,員工為「跑數」需反覆與對方交涉補充資料,隨後還要應付冗長的審核及數據輸入程序;加上部門電腦系統過時,高層指示朝令夕改,職員只能採取流水線作業,「隻眼開隻眼閉」,因為若嚴格審查每宗申請,根本無法下班。他更批評把關機制已崩潰,計劃執行漏洞百出,向商界傾斜。因此,他呼籲政府暫緩計劃並全面檢討外勞政策。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