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不少時事評論員談及某些政治人物時,總喜歡用「他在下一盤大棋」形容。最初這句話是褒義,旨在讚美其思慮深遠、布局宏大,凡夫俗子無法參透;後來有些人拿它來諷刺,意思便漸趨負面。現在講這句話,到底是讚揚抑或反諷,就要看上文下理了。

有讀者想知道「下一盤大棋」英文怎麼說,問了幾個AI聊天機械人,也用Google Translate翻譯,答案都是「Play a big game of chess」、「Play a long game」、「Lay out a master plan」之類。他不肯定是否正確,想聽聽我的意見。

我認為暫時可以譯「Play 5D chess」(為什麼說「暫時」,看到尾就明白了)。最新鮮滾熱辣的例句,來自極端狂熱的川普粉絲團。近日馬斯克和川普鬧翻,在社交平台唇槍舌劍,一般人(不管是否喜歡川普和馬斯克)都會覺得兩人真的決裂了,但原來世上有一群川普鐵粉是不信的,更認定這是川、馬合演的一場戲,稱之為「kayfabe(摔跤假打)」,或「5D chess(五個維度的棋)」。

有一個叫David Clements的超級川粉兼陰謀論者,這幾天是這樣評論「川馬吵架」的:“It's a wonderful game of 5D chess! Get the popcorn out, and watch the left go wild.”  (這是一局精彩的大棋!大家準備爆谷,看左派如何發瘋吧)問題是:這盤「大棋」到底有什麼用處呢?

原來這些極端川粉相信,馬斯克故意說川普名列Epstein性醜聞名單,是他們兩哥兒早已計劃好的「引蛇出洞」,目的是引誘左媒、民主黨偽造證據,攻擊川普是戀童癖和性販子,然後馬斯克就踢爆全是一場戲,令左派慘中回力鏢。如是我聞。(詳見《Wired》文章〈Conspiracy World Thinks the Musk-Trump Breakup Is a ‘Psyop’〉)

你可能好奇,這個「5D chess」妙語到底出自何方高人?以我所知,源頭應該是美國漫畫家、Dilbert作者Scott Adams。他是資深的川普支持者,十年前已大讚川普演說技巧了得,還在自己的blog寫了篇文,題為「Trump Persuasion Series: 2D chess players take on a 3D chess player」,盛讚川普是「三維棋手」,跟他對戰的僅是「二維」,高下有別。

如今十年過去,世界局勢明顯比2015年錯綜複雜得多,許多事情的真假對錯,都像那條曾經令全球網民爭論不休的「藍黑白金裙」一樣(它恰巧也出現在2015年,彷彿是某種神秘預兆),永遠沒有定論。因此,川普「棋力」也與時並進了,由當初的3D漸變4D,再演進成現在超級川粉眼中的5D。將來要翻譯「下一盤大棋」,可能就是「Play 7D chess」。

順帶一提,中文「下一盤大棋」一語,應該是來自「天涯杂谈」(中国的一個網上論壇)2008年發布的文章〈解读中国战略:下一盘很大的棋!〉。中、英文網絡世界,不約而同地流行「大棋」理論,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