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東局勢急劇升溫,伊朗的核計劃再度成為國際關注的核心議題。所謂的「突破時間」(Breakout Time),即伊朗將現有濃縮鈾轉化為足以製造一枚核武的時間,如今被評估為「幾近為零」,引發國際社會高度警覺。
伊朗在秘密發展核武
上周五(6月13日),以色列啟動代號「雄獅崛起」(Rising Lion)的軍事行動,對伊朗關鍵設施展開精準打擊。總理內塔尼亞胡警告,伊朗可能即將製造出首枚核子武器。
內塔尼亞胡早在多年前就多次警告伊朗核武的威脅,2012年更在聯合國大會上展示一張手繪炸彈圖,形象地標示伊朗濃縮鈾的進度,以強調局勢的緊迫與危險性。
外界長期擔憂,伊朗可能以「和平用途」為名暗中發展核武。特別是在2000年代初曝光的「阿馬德計劃」(Project Amad),揭示伊朗曾進行包括彈頭設計與引爆技術在內的核武相關研究。至今,伊朗核計劃仍是中東地區安全與國際關係中的高度敏感議題。
「突破時間」幾乎為零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今年5月發布的最新報告,伊朗已累積超過408公斤、濃度約60%的濃縮鈾。這個數量足以轉化為9枚核彈的原料。若伊朗決定進一步濃縮至武器級(90%以上),技術上可能僅需數周即可達成。
路透社援引分析指出,這意味著「突破時間」接近零,伊朗生產足夠武器級核材料的時間已從過去的幾個月大幅壓縮至「僅需幾天到一周左右」。
目前,伊朗的三個濃縮設施中,位於納坦茲(Natanz)地表與地下的設施據稱受到重創,只有深藏山中的福爾多(Fordow)設施未受損。這將延緩伊朗的核武發展進度,但其濃縮鈾存量情況目前仍不明朗。
伊朗核武部署進度難評估
除了濃縮鈾外,若伊朗決定製造核彈,仍需完成彈頭設計、小型化等關鍵步驟,才能搭配彈道導彈部署。由於外界無法確定伊朗在這些領域掌握多少實際技術與知識,因此所需時間與進展程度仍難以精確評估。
根據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DNI)的評估,即使伊朗現在就決定製造核武,實際上完成第一枚可部署的核彈仍需「最少數個月、最長一年左右」;而真正具備量產與部署核武的能力,可能仍需「兩到三年」的技術與準備時間。
IAEA署長葛羅西(Rafael Mariano Grossi)在近期接受訪問時表示:「伊朗的核能力並非明天就會具備核武,但也不需要等待多年才可能完成」。
伊朗是否真會製造核武?
IAEA在2015年的報告稱,伊朗曾在2003年前進行協調性核武研究,部份活動持續至2009年。雖然近年來並未發現伊朗重新啟動核武計劃的直接證據,但IAEA仍對若干疑點表示關切,包括伊朗未申報核材料或設施、部份核資料來源或用途不明,以及伊朗至今仍拒絕讓查核人員進入部份疑似軍用基地(如帕爾欽)。
儘管伊朗始終否認有意發展核武,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卻曾聲稱:「若我們想做,整個世界也無法阻止。」前伊朗核能主管薩利希(Ali Akbar Salehi)更以「組裝汽車」為喻,形容核武研發是將各項技術整合的過程,暗示伊朗已掌握關鍵技術要素。然而,伊朗是否具備真正完成並部署核武的整體能力,至今仍不明朗。
當前的情勢顯示,伊朗確實已具備快速生產武器級鈾的能力,若政治決策啟動,數周內可能完成關鍵材料的準備;但從這一步到真正部署可用核武,可能仍需數月至數年,且面臨國際干預與內部技術挑戰。
是否已擁核?模糊訊號引發猜測
近日,一段由伊朗國營媒體(IRIB)發布的短片再度引爆外界猜測。該影片長約17秒,畫面中一只手撫摸著一枚印有核輻射標誌的核彈模型,畫面上浮現「或許」(Maybe)字樣,並伴隨緊張的氛圍音樂。儘管只是模型,但內容極具象徵與挑釁意味。
ربما..
— إيران بالعربية (@iraninarabic_ir) June 17, 2025
Maybe pic.twitter.com/tB02PrPbp1
影片發布時機亦引人關注,正值美國總統特朗普公開呼籲伊朗「無條件投降」並警告其「後果自負」之際。而哈梅內伊則強硬回應:「伊朗不是會投降的民族」,若遭外力干預,必將全面反擊。
此影片被多方視為一種心理戰工具,通過「模糊訊號」向外界展示伊朗在核武議題上的模稜兩可與決心,也讓外界不禁揣測:伊朗是否已擁有某種形式的核裝置,只是尚未公開?#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相關報道)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