嗇色園主辦可立中學位於黃大仙新蒲崗,是一所資助的男女子中學,教學語言以中文為主。2024/25學年,學校設有中一至中六共24班,每級4班。學校參加教育局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在132個學額中,約三成六屬於自行分配及重讀生,其餘六成四則透過中學統一派位。學生主要來自黃大仙區,僅少數來自九龍城區及沙田區。學校的辦學團體為嗇色園,校訓為屬校通用的「普濟勸善」。

學校正門出入口處的學校英文名縮寫。(鄺嘉仕提供)
學校正門出入口處的學校英文名縮寫。(鄺嘉仕提供)

嗇色園作為辦學團體,其背景分別已於2022年6月的嗇色園主辦可立小學及2024年11月介紹的嗇色園主辦可銘學校中介紹過。嗇色園的黃大仙信俗自1915年來港,並於1921年在現址建祠,同時崇奉儒、釋、道三教,信仰核心正是「普濟勸善」。嗇色園所辦的所有學校皆以「可」字為首,據說「可」字源於嗇色園創辦可立中學前,透過扶乩方式由黃大仙降筆所賜,故此日後其所設立的教育、醫療及社會服務機構皆以「可」字命名。

學校在55周年校慶開放日時特設一系列的展板介紹學校的發展史。(鄺嘉仕提供)
學校在55周年校慶開放日時特設一系列的展板介紹學校的發展史。(鄺嘉仕提供)

學校禮堂以黃梓林先生命名,內有碑銘介紹其身份及命名的緣由。(鄺嘉仕提供)
學校禮堂以黃梓林先生命名,內有碑銘介紹其身份及命名的緣由。(鄺嘉仕提供)

1956年,嗇色園正式對外開放,當時正值太平洋戰爭結束、中國政權轉移及大量難民來港所引致的嬰兒潮時期,教育需求急劇上升。嗇色園於1961年成立籌建學校委員會,積極籌劃建校。其後,香港政府於1965年批出蒲崗現址興建政府資助中學,並於翌年(1966年)黃大仙寶誕當天暨嗇色園成立45週年紀念日舉行奠基禮,學校於1969年正式開學。

學校視藝室。(鄺嘉仕提供)
學校視藝室。(鄺嘉仕提供)

可立中學首代校舍設有26間課室及多間特別室,創校經費約為250萬元,由政府負責200萬元,嗇色園承擔其餘50萬元。開校初期已設中一至中三級共12班,學生人數超過500人,惟報名人數超過4,000人,需借用鄰近的佛教及孔教學校作試場分批考試。其後,學校逐步增設中四、中五及預科課程,並分別於1989年及1997年進行兩次大型擴建工程,在原有停車場及草地上增建新校舍。

學校圖書館在55周年校慶開放日時候掛在外圍牆上的宣傳橫額。(鄺嘉仕提供)
學校圖書館在55周年校慶開放日時候掛在外圍牆上的宣傳橫額。(鄺嘉仕提供)

近年,可立中學多於每年11月舉辦「資訊日」形式的開放活動,主要對象為有意報讀的家長與其子女,並需預先報名參與。校方會舉行講座,介紹學校發展、教學理念及中一入學資訊,並設有校園導賞團,讓參加者參觀課室與各類特別室,了解學校的教學設施。學校亦會安排體驗課程,讓小學生親身體驗中學課堂與校園生活。

學校禮堂正門在55周年校慶開放日時的布置。(鄺嘉仕提供)
學校禮堂正門在55周年校慶開放日時的布置。(鄺嘉仕提供)

學校圖書館在55周年校慶開放日時的布置。(鄺嘉仕提供)
學校圖書館在55周年校慶開放日時的布置。(鄺嘉仕提供)

在剛過去的2024年11月底,學校迎來學生55周年校慶,活動以開放日結合資訊日形式進行,除照常為準備升中的家庭提供升學資訊外,亦特別邀請校友及公眾人士參與,場面熱鬧。當日除了安排導賞活動參觀校園設施外,各課室與特別室亦設有展示學生學習成果的展覽。學校同時設立多個互動工作坊,涵蓋STEAM、美術及科學等主題,讓參加者親身參與體驗,深入了解課程特色與教學內容。

學校在地下特設的打卡位,供55周年校慶開放日的參與者拍照留念。(鄺嘉仕提供)
學校在地下特設的打卡位,供55周年校慶開放日的參與者拍照留念。(鄺嘉仕提供)

此外,校園不同區域亦設有學生才藝表演,並於地下雨天操場等地設置打卡位、遊戲攤位與小食攤位,讓參加者在輕鬆氛圍下感受校園活力,留下美好回憶。@

可立中學外景。(鄺嘉仕提供)
可立中學外景。(鄺嘉仕提供)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