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共官媒8月27日報道,第十五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在吉林長春開幕,中共全國政協副主席胡春華出席開幕式並致辭,這當然不是其首次參加這個博覽會。剛剛作為中共中央代表團副團長並耐人尋味地率團前往習近平、李強曾去過的林芝的胡春華,此次作為來自北京的最高官員出席博覽會,再透不尋常。
第一屆東北亞博覽會於2005年舉辦,是由時任總理溫家寶倡議並推動的,由中共商務部、國家發改委、中國貿促會和吉林省政府共同主辦,由東北亞區域其它五國的8個重要商協會和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協辦。2005年至2013年每年舉辦一屆,自2014年開始,則隔年舉辦。
從2014年到至今舉辦的博覽會,有哪些中共高官出席並致辭的呢?
2023年8月第十四屆博覽會,時任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郝明金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2021年9月第十三屆博覽會,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出席開幕式。
2019年8月第十二屆博覽會,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的胡春華出席開幕式,宣讀習近平的賀信並致辭。
2017年9月第十一屆博覽會,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的汪洋出現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2015年9月第十屆博覽會,還是副總理汪洋出現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上述五屆博覽會,出席開幕式的都是副國級高官,而在這些副國級高官中,作為虛職的全國政協副主席的排名是靠後的。有意思的是,曾以中共政治局委員、副總理身份出席博覽會的胡春華,此番以全國政協副主席的身份再度出席,顯然並不簡單。
筆者在此前文章說過,作為胡錦濤欽點的隔代黨魁人選,胡春華在中共二十大上被排除在權力核心之外,不僅沒有進入政治局常委,當上總理,而且也不再連任政治局委員,甚至被貶到政協做了副主席。這應該也是胡錦濤在二十大閉幕式上錯愕後被習下令強行帶離現場的主因。
然而,在去年7月三中全會傳出習生病的消息後,中共權力高層似乎發生了變動,一直低調的胡春華開始高調起來,不僅在官媒發表文章,還幾次高調出訪。而且就在一個星期前,隨同習近平、王滬寧等一同前往西藏,並以副團長的身份帶團前往習、李曾去過的且有著重要工程的林芝,政治意味非常明顯。
因此,胡春華再次高調亮相東北亞博覽會,昭示著其真正的身份應不僅僅是中共全國政協副主席,同樣是政治意味明顯。
在致辭中涉及習的,胡春華只是簡簡單單地說了這麼一句,「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博覽會,再無其它。在2023年的博覽會上,郝明金的表述是「今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2021年楊潔篪說的是習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為地區發展合作指明了方向」;2017年和2015年汪洋的致辭中沒有提到習。顯然,習在中共十九大前,對經濟的干預並不明顯。
中共十九大後,習權力高度集中,高官們在言辭中也發生了變化,即要常常提到習的指示,習的倡議等。
與今年的致辭相比,2019年的胡春華不僅宣讀了習的賀信,還在致辭中大讚其賀信,稱其「肯定東北亞地區的發展活力,指明了共建『一帶一路』為拓展和深化地區合作帶來的重大機遇……」等。
六年一個小輪迴,卻有了變化,這說明了甚麼呢?
除此之外,更能說明問題的是,在官媒報道中提到,開幕式前,胡春華在吉林省委書記黃強、省長胡玉亭、省政協主席朱國賢等陪同下,到東北亞博覽會展館巡館。甚麼身份可以讓一個省的一、二、四號人物同時陪同?這可是此前致辭之人沒有的待遇,當年的胡春華同樣沒有獲得此待遇。顯然,地方大員是聽到了風聲。
無疑,黃強的發言同樣透露了訊息。黃強首先講述了博覽會創辦20年來的成果以及吉林身處地理位置的優勢,之後才說「認真落實」習同各國領導人重要共識。
而2023年時任吉林省書記的景俊海的發言中,首先就指出習的賀信「為進一步深化中國與東北亞各國經貿合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吉林省正在「深入貫徹」習重要賀信精神等。
兩個省委書記的表述相對照,是不是可以發現一些端倪?
發生在胡春華身上的種種異常,是不是在預示其未來角色將發生變化?這會是各界的一個觀察點。#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