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表示,大陸在2020年代初大舉投入可再生能源,借助2060碳中和目標與全球清潔能源需求快速擴張,工廠高產太陽能板、風力渦輪機及電池,一度使大陸成為全球綠色科技領軍國家。然而,隨著海外市場採用放緩,加上國內補貼推動下的過度裝機,國內外需求雙雙見頂,綠色科技企業被迫降價競爭,利潤受壓,約30%上市企業淪為「殭屍公司」,金融風險升高。
中共總理李強將此現象稱為「內卷化」,即非理性競爭導致資源錯配。地方政府補貼促使單一行業企業過多,產能過剩問題突出。政府近期推動企業合併或被收購,並設立重組基金,如多晶矽領域人民幣500億元基金,以關閉低效工廠、整合市場,期望透過形成寡頭壟斷穩定價格並恢復盈利。
不過,Natixis指出,僅靠財政激勵與企業整合難以根本解決問題。卡特爾結構脆弱,地方政府在稅收與就業壓力下可能抵制關閉工廠,即使整合成功,也可能削弱創新活力。此外,削減產能無法改變需求疲弱,國內太陽能與風電增長放緩,海外市場吸收能力有限,若不增加國內消費,市場結構性失衡仍將存在。
Natixis建議,大陸應將資源從製造更多設備轉向建設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如擴建輸電線路、升級電網及投資大型電池儲能,不僅能創造實際需求、促進就業,也可緩衝關廠帶來的社會衝擊,並支持碳中和目標。同時,這也有助於改善國際形象,使大陸成為全球能源轉型中的可信合作夥伴,而非破壞性競爭者。@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