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就這樣過了,也沒有甚麼好談的,香港關於國慶最接近的一個討論居然是甚麼明月照灣區的歌功頌德大會上,成龍這個前輩是否有向容祖兒這個後輩的後背「出手」……
或許還有甚麼國慶華服燈會的華服是否太過令人「嘩然」!
或許還有十一旅行團,來到香港如何街市食散餐之類的窮遊獵奇,但其實都早已不是新聞了!
好像沒有甚麼人再認真討論十一國慶這類新聞。
從前香港好像還會有專題煞有介事的分析預測討論中國何去何從挑戰機遇諸如此類,還會有一些討論中港政治互動的分析,今天應該完全銷聲匿跡。
我覺得除了因為有定海神針國安法令大家「鎮懾」住了,不敢討論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是﹕不知還要說甚麼好了。
大局方向好像都心知肚明,好像只剩下偉大領袖是否真的可以活到150歲還有一點討論價值,還有永恒的「台海戰爭」機會如何。其它各樣,應該誰也不會再花心思討論「中國何時走向民主改革」這類空廢命題了吧?
中共是一個很好的「公因數」,即是各方面對「中共」有高度凝聚共識,都知道是個「好東西」,分別在於你用甚麼形容詞罷了,沒有太大路線之分。充其量就是「革命派」和「改良派」之爭,但也沒有太多人關心。
我覺得現在最新潮流,還要數美國的左右派意識形態之爭。
由Charlie Kirk之死,到最近的JK羅琳和Emma Watson的愛恨情仇,都令觀眾樂此不疲、投入其中,華文圈子的人簡直把自己當成是美國人般投入全部愛恨精神,而且互相撕咬程度,比起和小粉紅、戰狼的決鬥更激烈。
仔細分類,過往和小粉紅戰狼的口水戰,其實娛樂性頗高,大家都是嬉笑玩樂似的,因為都視小粉紅戰狼五毛是「腦殘」被洗腦的一方,沒有太多爭議。
現在的左右意識形態之爭,卻沒有甚麼開玩笑的餘地,針針見血、刀刀見骨,一言不合,「左膠」VS「法西斯」統統都來。最重要是,大家覺得這種話題的討論度比起甚麼「民主自由」更貼身更有感覺。
說來也是,你辯論甚麼中共打壓香港是否太過火,完全沒有實質意義;反之辯論「甚麼是女人」、「應否反移民」好像更貼身,雖然大部份人都不是住在有性別認同議題和移民/難民潮的國家之中。反正這幾年,討論「俄烏戰爭」的人比起討論「台灣戰爭」更激烈。
所以很神奇,中共不再是最敏感的題目,說句玩笑話,如果你和朋友聊天,你想純粹消磨時間而不想進入腦力震盪,就拿中共做話題,政治經濟于朦朧預製菜都可以,保證氣氛良好、互動友善、輕鬆完成。
但如果你不識相,突然提一句「JK羅琳好勁」、「我覺得Charlie Kirk其實好多論點好偏頗」、「呢度變左移民國家啦」,嘩 ! 恭喜你,輕則反面、重則反枱,左右意識形態之爭去到水火不容。
有時也不知這是有幸還是不幸,「中共」成為we connect的大和解詞語,或者也可以試試「成龍」,應該也可以凝聚不少共識。◇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