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專員公署在5月的下架風波後,今日(9日)首次開記者會。申訴專員陳積志未有回應多道下架風波相關問題,只安排會後書面回應傳媒。

在下架風波後,公署在8月、9月公布兩份的主動調查行動報告,均未有按慣例開記者會,只以新聞稿交代。申訴專員公署今早舉行記者會期間,記者問及未有舉行記者會的原因、2024/25年報刪除《公開資料守則》獨立章節原因、會否再向公眾公布等等問題。但申訴專員公署代表指問題與今日記者會主題無關,稱公署外務組稍後會聯絡記者。

另外,有公署人員會後建議記者用電郵查詢,公署會書面回應。公署其後回覆傳媒查詢指,一向以不同形式公布主動調查行動報告,並已在年報交代申訴個案數字。

今年5月,申訴專員公署被揭移除大量關於政府部門的報告、資料、新聞稿及年報,只保留前年4月後的資料,並刪除市民以《公開資料守則》申訴個案的欄目。公署之後表示,近年給予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的建議一般在兩年多內已落實,故2023年4月之前發布的調查報告已「不合時宜,甚或對公眾有所誤導」。

事件引來外界批評,包括多名立法會議員。其中議員狄志遠曾表示此做法會將會影響申訴署的公信力。江玉歡則指申訴專員對事件的回覆「令不少人失望」。

不過,有傳媒之後引述消息報道,有議員稱收到訊息,呼籲他們要理解公署面對的困難,並提示不宜再「跟進」或「評論」事件,避免事件繼續發酵,更有議員承認收到「封口令」。

申訴專員下架資料後,聲稱市民仍可查詢相關資料,但要填寫公署網站上的「查閱公署資料申請表格」,或以電郵、書面方式向公署提出申請。當時《明報》記者向公署提出申請前往查閱,發現每段查閱時間為1.5小時,同一時段最多可申請6份文件,使用者不得塗污或損毀文件,可自備紙筆作記錄或使用手機拍攝文件,亦可自行影印,但不得攝錄,所有記錄只供自用。在場工作人員強調,不能申請已下架報告的目錄,建議查閱者儘可能列出欲查閱報告的年份及主題。@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