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本月晚些時候達到高峰時,一場異常迅速的流星雨將在漆黑無月的夜空中劃過——這是觀測流星的理想光照條件。
獵戶座流星雨(Orionids)得名於獵戶座星座,雖然它們看似來自那裏,其實並非如此。當流星雨在10月21日達到高峰時,恰逢新月之夜,天空中沒有月光干擾,為觀星者提供了絕佳的黑暗環境。
獵戶座流星雨可能在9月26日就能被觀測到,儘管數量較少。到11月22日,它們將完全消失。
流星雨每年幾乎都會在相同的時間準時出現,這是因為它們位於太空中的某個位置,而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每年都會經過這個區域。當這些流星進入地球大氣層時,由於摩擦而燃燒發光,形成了流星雨。
甚麼是流星雨?
流星的起源是古老的太空殘骸——由岩石碎片和凍結氣體組成——這些是繞太陽運行的彗星留下的廢棄物,它們以龐大的宇宙流體形式穿行於太陽系。當我們的星球——地球撞上它們時,流星就出現了。
它們在天空中燃燒時看起來像一道道的光線閃爍劃過。不過,它們相對微弱,遠不如煙花那樣耀眼壯觀。流星以每秒幾十英里的速度穿越太空,通常在進入大氣層後就完全燃盡消失了。
但獵戶座流星比大多數流星速度更快,因為它們遵循逆行軌道——也就是說,它們繞太陽的方向與地球相反。它們不是輕柔地漂浮而來,而是正面撞擊。獵戶座流星的速度可達每秒41英里。
儘管速度快,獵戶座流星並不以亮度著稱。它們比大多數流星都要暗。然而,它們以長長的光跡彌補了亮度上的不足。這種光跡被稱為「持續光跡」(persistent trains),在流星劃過後可持續幾秒鐘。這是由流星留下的發光電離氣體所造成的現象。
如何觀賞獵戶座流星雨
「獵戶座流星雨」這個名字可能會誤導熱切的觀星者。由於它們看似從獵戶座星座輻射出來,觀察者們可能會以為要在那裏尋找。流星看似發出的點稱為「輻射點」(radiant),而獵戶座流星雨的輻射點位於獵戶座的腰帶星群以北,靠近那顆明亮偏紅的恆星——參宿四(Betelgeuse)。在觀測流星時,最好等到輻射點升至高空,但不要直視輻射點來尋找流星。
因為流星從輻射點向四方散開,所以它們可能出現在地平線以上的任何地方。最好仰躺——可以在躺椅上或毯子上——儘量看到儘可能多的天空,從輻射點四周尋找流星。午夜到黎明之間是觀測獵戶座流星的最佳時段。
在無月的夜空下,人們每小時可望看到10至20顆獵戶座流星。幸運的是,新月也在10月21日,因此不會有月光干擾這場秀。
獵戶座流星來自哪裏?
如果將這些流星的軌跡反向延伸至獵戶座中的明亮恆星參宿四,人們也許會誤以為它們來自那裏。但事實上,參宿四距離地球超過500光年,而獵戶座流星則幾乎就在我們身邊——它們繞太陽運行,甚至直接與地球相撞,因此不可能是從獵戶座飛來的。
它們看似從獵戶座輻射而出的原因,其實僅僅是一種透視上的錯覺。就像鐵軌在遠方看起來會匯聚於地平線一點一樣,這些流星看起來也似乎匯聚在輻射點。它們都沿著相同方向平行運動——也像鐵軌一樣——並遵循固定的太空軌道。它們與地球相交的點也始終不變,因此它們的輻射點永遠指向古希臘神話中的獵人——俄里翁(Orion),獵戶座以他命名。
既然它們不是來自獵戶座,那麼獵戶座流星真正的起源是甚麼?答案是——哈雷彗星。
這顆官方編號為1P/Halley的彗星,是少數不是以發現者命名的彗星之一,而是以第一個預測其回歸的人——埃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的名字命名。它最早在公元240年就被觀測到,比哈雷早了一千多年。
雖然哈雷彗星象行星一樣繞太陽運行,但它完成一次軌道周期約需76年。每當它靠近太陽時,太陽的輻射會使其冰凍表面昇華成氣體。彗星隨後像蒸汽火車噴出蒸汽般釋放出物質,在其後方軌跡上留下碎屑流。當地球每年秋天與哈雷的軌跡相交時,就會出現獵戶座流星雨。
這顆彗星在繞太陽飛掠後會再度遠離,展開長達七十多年的旅程。它留下的第二段軌跡(碎屑流)在每年5月還會帶來一場「返場演出」——哈雷彗星同樣是寶瓶座η流星雨(Eta Aquariids)的來源。
哈雷彗星上一次進入太陽系是在1986年。如今,它正處於軌道最遠處——靠近長蛇座(Hydra)——並將在2061年才返回。然而,它的「子嗣」——獵戶座流星——仍會年年如期而至。它們每年10月都會提醒我們,那個遙遠的母體彗星依然存在。
原文「Super-Fast Orionid Meteors Will Fall to Earth This Month—but Where Do They Come From?」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網站。#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