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府一家聯邦上訴法院認定特朗普總統自今年2月以來通過一系列行政命令徵收的大部份關稅均屬「非法」。
特朗普政府的律師認為,《國際緊急狀態經濟權力法》授予總統「監管進口」的權力「毫無疑問包括關稅」。
目前,美國最高法院已經介入,並將於11月5日聽取雙方口頭辯論。預計最快可能於今年底,最高法院會針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合法性」做出裁決。那麼,最後的裁決會有利於特朗普?還是不利於特朗普?如果最高院不支持特朗普關稅又會造成甚麼影響與後果?特朗普又可能有甚麼樣的對策呢?
(接前文:特朗普關稅案對簿高院 最終裁決會有何影響(上))
若最高院不支持特朗普關稅會有哪些嚴重後果
會讓中共繼續侵蝕美國和全球
如果特朗普關稅失效,哈佛大學政治研究員耶恩(George Yean)提到,這可能導致的另一個重大不利影響是,會讓中共繼續利用全球化更加侵蝕美國和全球。「中國(中共)本就很囂張了,(沒有關稅後)它就更不怕你了。它現在還假裝說要做一些改革,到時候它可能連一個字都不會表示了。」
耶恩強調,中共現在「對全球90%的國家都是貿易順差」,每年的貿易順差總額約達一萬億美元。
「這意味著中國(中共)在搶全世界90%的國家的飯碗,因為長期貿易順差就代表著你只賣給別人貨,而你不去買別人東西,就相當於你掏空別人的製造業或者工業,或者任何一個行業。」
自從中共於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後,中國外貿的貿易順差——即出口總額大於進口總額——就逐年大幅增加。
美國是中國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國,順差總額在2022年達到頂峰的4,041.38億美元。之後受關稅影響,中國對美國直接出口開始下降。2024年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為3,610.32億美元,佔中國外貿順差總額的36.4%。
耶恩表示,全世界都知道中共在掏空其它國家的事實,「所以不會有人會覺得中國(中共)是受害者,所有人都知道中國(中共)是靠全球化貿易崛起的」,因此特朗普的關稅戰和貿易戰實際上「更多地被外人看作是全球化貿易對美國傷害太深後的一個反彈」,而不是所謂的「孤立主義」。
股市可能有波動,企業可能會觀望
如果出現關稅空窗期的情況,耶恩認為,這會讓股市有較大波動,而企業則會暫緩在美國建廠等以觀察事態發展。
「虛擬市場可能會比較波動,因為不確定因素增加。實體經濟的話,原來準備在美國建廠的這些公司可能會稍微停下來觀望一下,因為如果不能加關稅,那這些公司進到美國完全就是浪費」,耶恩說,「只有美國加了關稅,才有可能讓在美國建廠還有盈利可能,如果沒有關稅的話,那完全是不可能的。」
所以,有沒有關稅,「這對美國的國際經濟政策和對美國國家的經濟影響其實是比較嚴重的。」
投資經理人埃茲拉蒂(Milton Ezrati)也表示,即使最高法院做出否定關稅裁決,「不確定性仍然太大」,因為任何企業都無法預測特朗普會如何回應,因此企業會「極其謹慎」,「不會大幅改變供應鏈或企業行為」。
對物價和消費者不會有太大影響
至於消費者是否會因沒有關稅而感覺到進口商品價格下降,耶恩認為,短期內「不會對零售業有非常大的衝擊」,主要的衝擊是在「供應端」,也就是製造業端會選擇觀望等待,「這不利於製造業回流」。
為零售商和製造商提供諮詢服務的RELEX Solutions的製造業策略副總裁特里帕蒂(Rohit Tripathi)告訴《USA Today》(USA Today),如果最高法院撤銷關稅,這項裁決並不會給今年的假期消費者帶來降價,因為這些商品的進口和庫存都是幾個月前做出的決定,而這期間的關稅成本已經由企業或供應商自己消化了。
美國商務部長拉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9月11日披露,中國商品現在平均支付52%的關稅,多由中方自己吞下了。
特里帕蒂認為,在否定關稅裁決公布後的6到8個月內,消費者可能會看到貨架上貨品增加,但可能要一年以上時間後才能感受到價格下降。
若關稅案敗訴,特朗普會有甚麼對策
人們普遍認為,即使最高法院裁定對特朗普不利,特朗普也仍然會有其它對策繼續徵收關稅,他是不會退縮的。
動用其它法律繼續徵收關稅
埃茲拉蒂表示,如果最高法院裁定白宮敗訴,這將只適用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而白宮仍然可以利用其它立法來支持關稅政策。
目前看來,特朗普政府可以動用1974年《貿易法》、1962年《貿易擴展法》和1930年《關稅法》來繼續加徵關稅。
《貿易法》第122條款允許美國總統在150天內對進口商品徵收最高15%的臨時附加稅,以解決「巨額且嚴重的」國際收支逆差。
該法案第301條款授權美國貿易代表調查外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並向總統提出行動建議,包括徵收關稅。特朗普先前已經利用該項條款針對中共強制技術轉讓和知識產權盜竊問題對一系列中國商品徵收關稅。
拜登政府也根據該條款大幅提高了對中國產的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口罩和鋼鐵等戰略產品的「301關稅」稅率。
《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授權美國總統在商務部發現進口產品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時調整進口。特朗普已經利用該條款對鋼鐵和鋁徵收關稅。
《關稅法》第338條款允許對來自歧視美國商業的國家的商品徵收最高50%的關稅。
這些條款有更高的程序要求,需要政府調查,更具體,更耗時,無法與IEEPA提供的廣泛的總統自由裁量權相比。
此外,美國國會還有可能恢復1934年《對等貿易協定法》(RTAA),該法案賦予總統在貿易談判中有權將關稅調整至最多50%,以換取對方做出對等讓步。
尋求國會立法支持或憲法支持
因為目前的國會兩院都是共和黨掌控,耶恩認為,特朗普可以尋求在國會通過一個新的立法,「把關稅主導權重新再確認給總統」,這是有可能的。
埃茲拉蒂說,特朗普或許會向國會尋求新的授權立法,但「這將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因為民主黨人肯定會反對這項立法,「那些因關稅而損害了其選區企業利益的共和黨人也會表示反對」。
耶恩表示,特朗普也可能尋求其它方法,包括非關稅手段,例如在談判貿易協議時「用一些國家安全和軍事方面的協議來進行交換」,或者由商務部發布一些法律規定對一些產品進行限制等。
埃茲拉蒂推測,特朗普會使用的其它手段有可能也會受到法律挑戰,「最後又回到最高法院來裁決」。
不過,埃茲拉蒂認為,即使最高法院裁定特朗普敗訴,白宮仍會有時間想盡其它可能的途徑來繼續關稅計劃。
經濟分析師Antonio Graceffo告訴《大紀元》,憲法並沒有強制總統必須遵守最高法院的裁決,總統可以選擇將裁決視為建議。
他認為,特朗普政府的關稅計劃「有多種機制」可以繼續進行下去。他說:「來自中國的進口將持續下降,而製造業回流和美國製造業將持續成長。今年迄今為止,美國的外國直接投資金額已達到歷史最高水準之一,預計還將成長,而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將繼續下降。」
特朗普勝訴的可能
有觀察認為特朗普在關稅案上會繼續敗訴的同時,也有其它觀察認為特朗普最後會在最高法院獲勝,因為最高法院歷來在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問題上對總統表現出更大的尊重。
華府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預測,最高法院可能以6比3的投票結果支持特朗普關稅,也就是所有6名保守派大法官都支持特朗普。
PIIE分析認為,這個結果的一方面原因是,廣泛徵收關稅是特朗普在大選中的核心政綱,大選的結果決定了事態這樣發展。
另一方面是,大法官們可能會認為,在與其它主權國家達成協議時,總統的外交權力發揮了作用,因此他們會批准特朗普的行動,他們也可能會認定特朗普將貿易逆差宣布為緊急狀態「滿足法定標準」。
儘管PIIE預測特朗普最終會贏得關稅案,但是PIIE並不支持關稅,他們傾向於擁抱自由貿易的建制派共和黨人的立場,並且希望未來民主黨掌控國會後能夠廢除或逐步減少特朗普關稅。#
(大紀元記者梁耀對本文有貢獻)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