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特朗普與習近平在韓國釜山金海空軍基地會談約100分鐘。返回華府途中接受媒體的聯合採訪時,特朗普給這次會談打了12分(滿分10分),強調許多非常重要的議題,美國拿到了想要的結果。例如:

(一)中方不會對稀土出口設置任何障礙,推遲一年實施先前提議的稀土管制措施。

(二)中方承諾將立即開始購買「極其大量」(tremendous amounts)的大豆及其它農產品。而且,習已在前一天授權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採購(今年美中關稅戰2.0開打後,中方停止採購美國大豆)。美國財長貝森特在一節目中表示,中方已同意在本季(截至明年1月)購買1200萬噸美國大豆,並承諾在未來三年每年購買2500萬噸,這是中美貿易協議的一部份。這個數字略低於2024年美國向中國的出口量(約2700萬噸);而2020年,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達成後,對華出口量曾反彈至3420萬噸。

(三)「中方也同意啟動購買美國能源的程序。事實上,一筆規模巨大的交易可能會發生,將從偉大的阿拉斯加州購買石油和天然氣。」美國能源部長、內政部長將率領美國的能源團隊與中方代表會面。此前,因美中關稅戰2.0,中方已幾乎完全停止從美國進口三大主要能源——煤炭、原油和液化天然氣(LNG)。

當然,美方也有讓步:(一)取消美方原訂於11月起、對中國商品加徵的100%關稅,對中國(包括香港和澳門)商品加徵的24%對等關稅將繼續暫停一年;(二)鑒於習近平同意將「非常努力地」阻止芬太尼及其前體(precursors,也稱前驅物)的走私,美國將原先對中國商品加徵的20%懲罰性關稅,立即下調至10%。(三)中共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稱,美方將暫停實施其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調查措施一年(中方也將相應暫停實施針對美方的反制措施一年);美方將暫停實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規則一年(中方將暫停實施10月9日公布的相關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並將研究細化具體方案)。

對上述協議,外界普遍認為,雙方旨在緩和緊張局勢,這只是一次戰術性、策略性暫停,而非結構性、戰略性突破,技術、稀土、供應鏈等領域的潛在緊張局勢仍未得到解決。

的確,美中將長期處於「極端的戰略競爭」狀態。在上述協議之外,美中至少在如下三件事上存在根本分歧。

(一)未討論輝達(Nvidia)的Blackwell晶片。Blackwell晶片被多位專家視為美國在AI運算能力上保持領先的關鍵。特朗普明確指出,雙方討論了半導體晶片議題,但不包括剛發布的Blackwell高端晶片,即使是降規板的Blackwell晶片也不在討論之列。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7月曾表示,在放鬆對華出口管制後,中國將獲得輝達性能位居「第四等」的AI晶片。他說:「我們不會向中國出售我們最好的產品,也不會出售我們第二等的產品,甚至也不會出售我們第三等的產品。」「第四等的晶片,我們希望中國繼續使用它」,「我們希望中方繼續使用美國的技術棧,因為他們仍然依賴它。」

(二)未討論台灣問題。中共一直宣稱「台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但是,9月19日特朗普和習近平通電話時罕見地未提及台灣問題,這次仍然未提。近年來中共持續升級對台軍事威脅,當前台海形勢緊張,卻避而不談,顯示雙方可能沒甚麼好談的了、面臨攤牌。

(三)習特會前夕,特朗普要求五角大樓立即恢覆核武試驗。美國自1992年以來未進行核武測試。但是,中共最近20年快速核擴軍,並且拒絕與美國進行核武談判。甚至,普京10月21日罕見公開新型核武器——試射新型「海燕」(Burevestnik)核動力巡航導彈,10月29日又表示,俄羅斯已成功試射「波塞冬」海神核動力超級魚雷(Poseidon nuclear-powered super torpedo)。特朗普做出強烈反應,10月29日在社交媒體Truth Social宣布,「鑒於其它國家的核武器測試計劃,我已指示戰爭部以同等基準,開始測試我們的核武器。核武器測試將立即開始。」「由於核武器具有極大的毀滅力,我非常不願意這麼做,但別無選擇!」核武測試能證明新型核武器的威力和效果,以及舊有核武器是否能正常運作。恢復核武試驗,是對中共和俄羅斯的戰略威懾。

此外,(一)烏克蘭戰爭在「習特會」中被提出,且雙方討論了很長一段時間,並同意共同努力尋求解決方案。但是,美中雙方無法就「解決方案」達成共識,甚至還是對立的。

(二)雖然,美方下調芬太尼關稅10%(總體而言,在調降芬太尼關稅後,中國商品的平均有效關稅將下降至45%到47%),對中國(包括香港和澳門)商品加徵的24%對等關稅將繼續暫停一年;但是,美國仍保留多種關稅,包括原始的301條款關稅和232條款關稅,這些關稅針對某些個別產品可能高達100%。

由此看來,美方的立場仍是強硬的,多留後手。

結語

特朗普和習近平各自在國內的處境,使他們需要緩和緊張形勢。不過,第一任期的經驗教訓和對中共政權性質的進一步認知,使特朗普對華政策更加鋒利、且具有彈性。

舉例而言,特朗普第一任期與中共打了一年多的關稅戰,最後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根據協議,中方承諾到2021年12月31日,即協議達成的兩年內,在2017年進口額的基礎上增加進口價值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和服務。但美國商務部2022年2月8日公布的2021年12月中美貿易數據顯示,中方僅完成了協議採購目標的57%,甚至不及中美貿易戰前中國從美國採購商品的水平。

這次,特朗普就不急於跟中共再簽類似協議了,而使採取停戰延期的方式,不停地核查、談判、延期,有問題立即提出來要求解決。特朗普說,「現在美中每年都會對協議重新進行談判協商,但我認為這項協議會持續很久,一年之後我們會將其延長。」這就等於把中共鎖定了,堵死其玩弄協議的老路,同時也不至於把中共逼上絕路、鋌而走險。

特朗普透露,他可能在明年4月訪問中國,之後習近平也將回訪美國。中美的大戲還在後頭呢!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大紀元》首發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