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柬埔寨太子集團涉嫌詐騙及在台灣洗錢案,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報告指出,共有10間台灣本土銀行跟此案10間公司及關聯戶有存款往來,存款開戶日期最早為2018年2月9日;其中3間銀行與相關公司有授信往來。

台灣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 周三(19日)邀金管會就「太子集團涉詐案、跨部會防詐及打詐成效,以及參考新加坡打詐鞭刑入法可行性評估」進行專題報告。

金管會提出的書面報告指出,柬埔寨太子集團涉嫌詐騙、洗錢、人口販運及強迫勞動,美國聯邦檢察官10月8日對集團創辦人陳志在內的多名相關人士及多間公司提起公訴,並於10月14日發布制裁公告,制裁名單包含在台公司及自然人。

金管會表示,依銀行查復,計10間台灣銀行與此案相關10間公司及關聯戶有存款往來,存款開戶日期最早為2018年2月9日;其中3間台灣本土銀行與相關公司有授信往來。

此外,金管會已配合檢警機關於10月16日請各銀行清查跟相關公司有無開戶往來,各銀行當天將往來帳戶資訊通報檢警機關,並配合檢警凍結相關帳戶。

金管會已請太子集團案有關銀行函報重大偶發事件後續處理情形,據銀行陳報,往來期間對於異常交易已申報可疑交易(STR)。金管會檢查局已就本案辦理實地檢查,如發現銀行作業有未臻妥適之處,將依相關規定處理,並要求銀行檢討改善。針對近期主要阻詐措施,金管會說明:

一、推動「疑涉詐欺境內(外)金融帳戶預警機制」:由內政部警政署彙整提供境內(外)疑似涉詐帳戶,金融機構於客戶辦理境內(外)匯款時,經檢核如屬該等疑似涉詐帳戶時,加強關懷提問。

二、建置約定轉入帳號灰名單通報平台:轉出行於受理申請約定轉賬帳號時,經由該平台請轉入行提供轉入帳戶的風險資訊,讓轉出行即時掌握潛在風險,並對客戶採取關懷措施。

三、與司法警察機關共同強化疑似詐欺犯罪被害人保護:由內政部警政署提供潛在被害人身份資料,銀行比對其中如有自行客戶,可於客戶提領、匯出款項或申請貸款時,加強關懷。

四、實施網絡銀行及ATM轉賬顯示戶名措施:銀行提供民眾鍵入帳號後,由系統顯示部份遮罩的受款人戶名,以供比對,減少民眾遭詐團誘騙轉賬。

五、主動蒐報下架詐騙廣告:金管會督導台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枱買賣中心、台灣期貨交易所與證券期貨這三大公會主動於網絡蒐報涉詐投資廣告。自2023年4月起至今年11月7日止,已累計蒐報下架106,610件。

金管會指出,為督促銀行加強存款帳戶開戶審查及控管,已訂定評估指標,自今年4月開始按月檢視各銀行警示帳戶控管成效。執行管控措施後,警示帳戶原每月約增加2,000至3,000戶,6月起每月增加數百戶,月增率明顯趨緩,9月底已出現負成長,顯示管控具一定效果。

金管會說,臨櫃關懷攔阻成效良好:2023年金融機構臨櫃關懷客戶攔阻件數達11,300件,攔阻金額近76億元(新台幣,以下同);2024年攔阻13,580件,攔阻金額近102億元。今年1月至9月攔阻11,402件,攔阻金額逾89億元。自2023年至今年9月止已攔阻超過267億元。#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