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近日視察距台灣約110公里的與那國島軍事基地,宣布導彈部署計劃穩步推進。此舉引發中方回應,中共無人機隨後穿越台灣東部外海與與那國島之間空域。

專家分析認為,日本此舉將顯著提升第一島鏈防禦能力,標誌著日本防衛政策從純防禦向攻防一體轉型。加之美日安保聯盟形成足以抗衡中共軍事崛起的態勢。

日防衛大臣:導彈部署將大幅降低遭襲擊可能性

11月23日,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結束對與那國島軍事基地的視察。小泉進次郎表示,計劃在該島部署中程地對空導彈,旨在保護島嶼安全。

他強調:「我們相信,導彈部署將大幅降低日本遭受武裝襲擊的可能性。」

在視察與那國島之前,小泉進次郎還先後視察了石垣島和宮古島的軍事基地。石垣島基地配備反艦導彈;宮古島是空中監視和其它軍事設施的樞紐。

最近幾周,美軍舉行訓練演習,從沖繩向與那國島運送物資,模擬建立可能在地區危機中需要的前沿作戰基地。

小泉進次郎在會見與那國島市長時表示:「日本面臨著二戰結束以來最嚴峻、最複雜的安全環境。為保護日本人民包括與那國島所有居民的和平生活,我們必須加強自衛隊實力。」

圖為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2022年6月22日公布中共海軍艦艇動向,發現21日上午在與那國島北方發現中共「056A」護衛艦孝感艦(舷號615),晚上11點發現「052C」驅逐艦西安艦(舷號153),2艦自與那國島及台灣之間海域南下航向太平洋。(圖片自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網站擷取)
圖為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2022年6月22日公布中共海軍艦艇動向,發現21日上午在與那國島北方發現中共「056A」護衛艦孝感艦(舷號615),晚上11點發現「052C」驅逐艦西安艦(舷號153),2艦自與那國島及台灣之間海域南下航向太平洋。(圖片自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網站擷取)

專家:落實「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具體行動

台灣政戰學院前院長余宗基將軍向《大紀元》分析指出,日本在與那國島部署防空導彈具有重要軍事價值,此舉是進一步落實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理念的具體行動。

與那國島位於日本西南端,距台灣僅110公里。他表示,在中共實施海上封鎖的情況下,將成為日本對台灣進行海外後勤補給的重要海上通道。部署防空武力對於突破潛在封鎖具有重要軍事意義。

日本計劃部署的是03式中程防空導彈。該型導彈射程約50公里,而改進升級版提升了攔截低空飛行目標(巡航導彈)性能,提高攔截高速戰術導彈能力,提高協同交戰能力以增加作戰範圍,降低成本等等。

台灣安全研究院研究員鍾志東告訴《大紀元》,該導彈屬於防禦性武器,「相比中共部署的各類進攻性導彈系統,日本此舉純粹是防衛姿態及因應周邊安全局勢的正常回應。」

高市發「台灣有事」論 中共頻施壓 派無人機抵近偵察

針對日本導彈部署計劃,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1月24日回應稱,日本在台灣鄰近的西南諸島部署進攻性武器,刻意製造地區緊張。毛寧再次批評了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

此次中日外交摩擦的直接起因是高市早苗11月7日在國會答辯時的表態。她表示,如果台海發生武力衝突,可被視為「威脅日本生存」的重大事態。這一表態為日本在台海衝突發生時行使集體自衛權、出兵干預提供了可能性。

中共除實施一系列經濟反制外,還多次要求高市收回言論。但高市拒絕讓步,表示日本政府立場始終如一。

與外交、經濟施壓同步,中共在黃海的軍事演習從原定的11月17日至19日突然延長至25日。中共軍方也發出了「戰備升級」等表態。

11月24日,中共派出無人機穿越台灣東部外海和與那國島之間的空域。日本防衛省與台灣軍方均證實此事,日方並派戰鬥機緊急升空應對。

小泉進次郎25日在記者會上確認:「一架疑似來自中國的無人機昨日飛越了與那國島和台灣之間。正如這次事件所示,中共一直在加強在日本周邊的活動。」

因美日安保條約 中共對日本軍事報復機率低

余宗基分析認為,中共對日本使用軍事手段的可能性極低。原因在於美日安保條約的存在——對日本使用軍事手段等於向美國宣戰。

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Pete Hegseth)今年初與日本防衛大臣通話時已重申,尖閣諸島(又稱「釣魚台」、「釣魚台列嶼」)在《日美安保條約》覆蓋範圍內。

余宗基指出:「中方實際上不大可能升級軍事手段。現在剩下的只能採取象徵性手段,目的並不是針對日本,而是試圖做出一些較為激進的姿態,安撫內部民族主義情緒。」

他提醒,中共知道直接軍事挑戰日本會引發美國介入,可能轉而將軍事壓力轉向台灣。

鍾志東從更宏觀角度分析中日關係惡化的根源。他認為,癥結在於中共的對外擴張企圖改變東亞現有秩序,導致周邊國家包括日本作出回應。

日本加速國防政策轉型 防禦戰略轉向攻防一體

日本也在提升防衛能力。11月20日,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宣布啟動修訂「安保三文件」的工作。這三份文件包括《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和《防衛力整備計劃》,預計自民黨將於明年4月前向高市政府提出修訂建議,並於2027年開始實施。

本次修訂最受關注的是加速國防預算增長進度。根據前政府計劃,日本國防預算將於2027年達到GDP的2%。高市早苗要求在2025年度提前達標,屆時日本國防預算將達到約90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三大國防預算,僅次於中國。

余宗基分析,高市早苗非常清楚中共快速軍事擴張的威脅。日本的戰略目標是將軍事力量投射到第一島鏈所有民主國家,目前已經和菲律賓建立準安全同盟關係,實現軍事相互准入,未來這種合作可能擴展到台灣。

鍾志東認為,日本防衛政策轉型反映了兩個因素:一是應對中共擴張威脅,二是日本國內要求國家正常化的呼聲高漲。他指出:「日本正從過去的純粹防衛,轉向更積極運用集體自衛權,主要就是為了反制中共的擴張。」

余宗基進一步指出,日本的角色正在改變,從單純的「盾」轉變為「矛與盾並舉」的攻防一體概念。他預測:「日本新式武器將不斷推出,攻擊型武器也會陸續出現。」美日統合作戰指揮部在整合印太地區所有戰場,形成足以抗衡中共軍事崛起的態勢。#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