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近日再次詳細分析了滙豐剛公布的中期業績。報告指出,他們在香港的商業物業貸款中,有高達73%被列為高風險或易減損。這一比例相比去年同期的30%上升了43個百分點,顯然和滙豐之前提到的恒生銀行商業物業(CRE房地產)貸後減值顯著增長有關。

但我們注意到金融官員,特別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在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繼續淡化商業房地產市場貸款的風險。我認為這個問題已經顯示出更高的層次,無論是香港財金官員還是金融管理局,似乎都在有意淡化或模糊香港商業物業貸款減值對銀行體系影響的問題,幾乎將這些不良貸款問題完全掩飾。我認為這樣的做法非常嚴重。

以往金管局官員所提倡的「開誠布公」的做法已然消失。余偉文在其文章繼續淡化商業房地產市場的問題,而且一再否定成立壞賬銀行的必要性。在解讀數據時,他試圖轉移焦點,縮小一些定義,甚至以資本充足率高、獲利成長快等看似正面的宏觀指標來淡化壞賬問題的嚴重性。這正是典型的數字遊戲。

根據余偉文的解釋,他強調預期信用損失(ECL)只是一個會計模型,並不等同於壞賬,不能直接用於評估銀行資產質素。這顯然是技術上的「搬龍門」,因為之前制定的會計準則金管局已經同意允許銀行用預期信用損失來替代壞賬。差別在哪裏?因為預期信用損失理論上增加了銀行對未來風險的評估,是一個前瞻。而我之前也一再與大家分享,滙豐每半年業績中如何做數學模型來預測未來經濟和樓市表現。

然而,現在余偉文卻稱預期信用損失不等於壞賬,這無疑是對自己的承諾反悔。此外,金管局先前也同意銀行使用預期信用損失來取代壞賬,現在卻反過來模糊化銀行面臨的貸款風險,甚至聲稱這不能全面評估銀行的資產質素。

更離譜的是,正如我反覆提到的,恒生的特定分類貸款比率已經達到6%,是過去30年的新高。余偉文認為特定分類貸款比率這只是片面的反映,受到宏觀經濟調整和利率水準等因素的影響,導致香港經歷信貸下行周期,因此特定分類貸款自然會上升。

這種「搬龍門」現象讓外界,包括評級機構、分析員和投資者,難以相信香港銀行在金管局監管下的貸款品質表現。他強調,雖然特定分類貸款比率仍有上升趨勢,但這主要來自於商業房地產信貸的問題,並嘗試將其歸因於全球商業房地產市場的挑戰。無疑,這部份原因也存在,但香港的商業物業市場正面臨泡沫破裂的風險。

一些過去的投資者和大型開發商積極參與商業房地產,現在正遭受影響,因此將問題簡單歸結為全球性問題,只會模糊香港作為監管機構的責任。根據6月底金管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特定分類貸款比率為1.97%,按季下跌0.1個百分點。但是,滙豐披露的數據顯示,香港商業房地產貸款中約有18億美元被認為是高風險,51億美元已減損。合計佔商業物業貸款的73%。這個差距並非統計巧合,而是定義差異的結果。

由此可見,香港商業房地產市場的貸款違約和減損問題正逐漸顯現。先前提到的英皇國際已發生違約,最新消息也指出路勁可能面臨違約,再加上麗新發展在10月也要面對大量貸款再融資的壓力,這些二、三線開發商正處於破產邊緣。

金管局卻繼續使用一些選擇性指標,以好的數據來涵蓋不良資訊。余偉文在解讀時特別強調銀行資本充足率高達24%、撥備覆蓋率145%、盈利成長16%等亮眼指標。雖然我不否認這些數據的準確性,但我是否應該用好數據來遮掩銀行潛在的不良問題呢?請留意,這些預期信用損失未來將繼續侵蝕香港銀行。

高資本充足率並不等於低風險。當壞賬資產惡化的速度超過撥備和資本補充的速度時,高資本率仍可能很快被侵蝕。這反映了獲利難以持續。回顧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及08年的雷曼兄弟倒閉,信貸危機爆發時的速度可相當快速。

國際評級機構如惠譽和標普多次警告,香港的房地產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面臨融資困難,這將加劇銀行的不良貸款風險。惠譽更指出恒生的生存能力指標已被降級。難道這些問題在金管局看來是可控的風險嗎?對於評級機構的分析,是否只是危言聳聽?特別是關於壞賬銀行的必要性早已被否定。
如同我們所看到的,未來香港二、三線房地產企業可能繼續面臨爆煲的情景,而壞賬是否會繼續被打包出售,還是會施加壓力,不願意出售?這些處理方式顯然帶有政治因素。

過去,金融管理局並未受到如此政治干預,但如今卻透過余偉文的數字遊戲,收窄了壞賬的定義,使得比率看起來更為溫和,利用正面數據掩蓋負面趨勢,無視外部統一的風險評估。這樣做在長遠來看只會對市場信心帶來負面影響,損害監管機構的公信力。一旦市場狀況惡化,投資者和香港存款人可能會質疑官方數據,進而引發資本外流和流動性危機。

我並不是危言聳聽。監管理機構透過「搬龍門」的數位遊戲掩蓋面臨的問題,可能會嚴重損害香港金融中心的公信力。◇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