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13日,F1大獎賽巴林站正賽在巴林國際賽道進行,麥拿侖車隊澳洲車手皮亞斯特利(Oscar Piastri)杆位發車,一路領先奪冠。平治英國車手佐治羅素(George Russell)頂住對手攻擊,贏得第二名;在車手積分榜領跑的麥拿侖英國車手羅禮士(Lando Norris)屈居第三。紅牛荷蘭車手韋斯達賓(Max Verstappen)以第六名完賽。

麥拿侖巴林站首次贏得杆位

巴林國際賽道(Bahrain International Circuit)是位於巴林薩基爾,於2004年建成。這條賽道最大特點是毗鄰沙漠,這是F1歷史上第一條這樣的賽道。因為風沙很有可能對比賽造成影響,一旦沙子被風颳到賽道上,賽車的抓地力將面臨考驗。由於當地白天氣候比較炎熱,比賽會在晚間舉行。

巴林賽道全長5.4公里,共有15個彎角,車手全程要跑57圈。賽道共有四條直道,其中最長的大直道有1,090米長;另外還有重度煞車區和慢速彎。對車手來講,總共有三個比較好的超車點。賽道能夠容納大約5萬名觀眾,還有一個可以容納500人的新聞中心。除了舉辦F1比賽外,巴林賽道還會承辦其它汽車賽事。

2025年4月13日,F1大獎賽巴林站正賽在巴林國際賽道進行。巴林賽道全長5.4公里,共有15個彎角,車手全程要跑57圈。賽道共有四條直道,其中最長的大直道有1,090米長。(Mark Thompson/Getty Images)
2025年4月13日,F1大獎賽巴林站正賽在巴林國際賽道進行。巴林賽道全長5.4公里,共有15個彎角,車手全程要跑57圈。賽道共有四條直道,其中最長的大直道有1,090米長。(Mark Thompson/Getty Images)

2025年4月13日,F1大獎賽巴林站正賽在巴林國際賽道進行。巴林賽道全長5.4公里,共有15個彎角,車手全程要跑57圈。賽道共有四條直道,其中最長的大直道有1,090米長。(Clive Rose/Getty Images)
2025年4月13日,F1大獎賽巴林站正賽在巴林國際賽道進行。巴林賽道全長5.4公里,共有15個彎角,車手全程要跑57圈。賽道共有四條直道,其中最長的大直道有1,090米長。(Clive Rose/Getty Images)

周六排位賽,澳洲車手皮亞斯特利以1:29.841的成績,為麥拿侖車隊奪得了巴林站歷史上的第一個杆位,同時也是他個人F1生涯的第二個杆位。佐治羅素排名第二,法拉利摩納哥車手陸克萊(Charles Leclerc)位居第三。平治18歲的意大利車手基米‧安東內利(Andrea Kim iAntonelli)繼續給車迷帶來驚喜,排名第四。

但由於佐治羅素與安東內利在賽道出現撞車引發紅旗後,兩人提前駛入維修區快速通道,賽後被確認違規,分別被罰退一位。這樣,陸克萊升至第二,正賽從頭排發車;阿爾卑車隊的法國人加斯利升至第四,從第二排發車。在車手積分榜上領跑的羅禮士僅排名第六;韋斯達賓則位居第七位。

兩位麥拿侖車手登上領獎台

周日正賽,絕大多數車手使用軟胎起步。五盞紅燈熄滅,比賽正式開始。皮亞斯特利起步順利,守住了自己領跑的位置。佐治羅素在1號彎前,超越了陸克萊,升到第二。羅禮士起跑出色,從第六位起衝上第四。但之後官方通過回放發現,羅禮士起步前在停車時過線,被罰時5秒。另外,安東內利下降了兩個位置至第七,而韋斯達賓則掉到第八。

2025年4月13日,F1大獎賽巴林站正賽在巴林國際賽道進行,麥拿侖車隊澳洲車手皮亞斯特利(Oscar Piastri)杆位發車,一路領先奪冠。圖為F1巴林站周日正賽發車時的情景。(Mark Thompson/Getty Images)
2025年4月13日,F1大獎賽巴林站正賽在巴林國際賽道進行,麥拿侖車隊澳洲車手皮亞斯特利(Oscar Piastri)杆位發車,一路領先奪冠。圖為F1巴林站周日正賽發車時的情景。(Mark Thompson/Getty Images)

2025年4月13日,F1大獎賽巴林站正賽在巴林國際賽道進行,麥拿侖車隊澳洲車手皮亞斯特利(Oscar Piastri)杆位發車,一路領先奪冠。圖為F1巴林站周日正賽發車時的情景。(Mark Thompson/Getty Images)
2025年4月13日,F1大獎賽巴林站正賽在巴林國際賽道進行,麥拿侖車隊澳洲車手皮亞斯特利(Oscar Piastri)杆位發車,一路領先奪冠。圖為F1巴林站周日正賽發車時的情景。(Mark Thompson/Getty Images)

2025年4月13日,F1大獎賽巴林站正賽在巴林國際賽道進行,麥拿侖車隊澳洲車手皮亞斯特利(Oscar Piastri)杆位發車,一路領先奪冠。圖為F1巴林站周日正賽發車時的情景。(Mark Thompson/Getty Images)
2025年4月13日,F1大獎賽巴林站正賽在巴林國際賽道進行,麥拿侖車隊澳洲車手皮亞斯特利(Oscar Piastri)杆位發車,一路領先奪冠。圖為F1巴林站周日正賽發車時的情景。(Mark Thompson/Getty Images)

第5圈,韋斯達賓在高速彎中超越辛斯,升至第七。而皮亞斯特利則以一圈0.3秒左右的優勢,拉開與對手的距離,逐漸拉開領跑優勢。第10圈:安東內利在4號彎前超越加斯利,上到第五位。

第11圈,羅禮士、加斯利和韋斯達賓陸續進站換胎,羅禮士完成了5秒罰時,韋斯達賓換胎花了4秒多,損失了不少時間。第14圈,皮亞斯特利進站換胎,出站後卡在了阿爾本和佐治羅素身前,時機選擇堪稱完美。

第20圈,安東內利在1號彎前利用DRS追近韋斯達賓,在2號和3號彎緊咬對手,然後在4號彎走交叉線,乾淨利落完成超越。平治車迷對這次超越報以歡呼聲。第22圈,咸美頓也超越了韋斯達賓,上到第八位。韋斯達賓通過對講機抱怨,煞車非常糟糕。顯然這輛紅牛賽車讓他開得很掙扎。

第27圈,韋斯達賓早早進站執行二停,右前輪始終卸不下來,耗時6.2秒,出站後直接落到了隊尾。第32圈:賽會出動安全車,處理角田與辛斯纏鬥時,在賽道上留下的碎片。大部份之前未執行二停的車手紛紛選擇進站。

第36圈:比賽重啟後。佐治羅素試圖利用軟胎優勢,向皮亞斯特利發起進攻,但沒能成功。羅禮士則遭遇兩法拉利賽車夾攻,最終守住了第四的位置。第47圈,之前和角田發生碰撞的辛斯,由於賽車側箱受損,不得不退賽。

2025年4月13日,F1大獎賽巴林站正賽在巴林國際賽道進行,麥拿侖車隊澳洲車手皮亞斯特利(Oscar Piastri)杆位發車,一路領先奪冠。圖為皮亞斯特利駕駛的麥拿侖賽車。(Clive Mason/Getty Images)
2025年4月13日,F1大獎賽巴林站正賽在巴林國際賽道進行,麥拿侖車隊澳洲車手皮亞斯特利(Oscar Piastri)杆位發車,一路領先奪冠。圖為皮亞斯特利駕駛的麥拿侖賽車。(Clive Mason/Getty Images)

最後10圈,陸克萊和羅禮士對第3名的爭奪進入「白熱化」。第51圈,陸克萊出現失誤再次讓羅禮士追近。第52圈,羅禮士在4號彎從外線強勢超越陸克萊,上到第三。這時,羅禮士距離第2名佐治羅素還有10秒差距。第56圈,羅禮士追到了佐治羅素的身後。不過,佐治羅素表現出色,每一次防守都做得很完美,始終把羅禮士擋在了自己的身後,守住第二名位置。

2025年4月13日,F1大獎賽巴林站正賽在巴林國際賽道進行,麥拿侖車隊澳洲車手皮亞斯特利(Oscar Piastri)杆位發車,一路領先奪冠。圖為皮亞斯特利駕駛的麥拿侖賽車率先衝線瞬間。(Andrej Isakovic/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4月13日,F1大獎賽巴林站正賽在巴林國際賽道進行,麥拿侖車隊澳洲車手皮亞斯特利(Oscar Piastri)杆位發車,一路領先奪冠。圖為皮亞斯特利駕駛的麥拿侖賽車率先衝線瞬間。(Andrej Isakovic/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最終,一領先的皮亞斯特利沒有遇到太大挑戰,率先衝過終點線,完成本賽季第二次「Pole To Win」(杆位發車奪冠)。佐治羅素頂住壓力,搶得第2名;羅禮士從第六位發車,衝上了第三,登上了領獎台。兩位法拉利車手陸克萊和咸美頓分列第四和第五。韋斯達賓最終以第六名完賽。

本站過後,在車手積分榜上,兩位麥拿侖車手佔據了前二,羅禮士以77分排名第一,隊友皮亞斯特利積74分,位居第二;韋斯達賓以69分,降至第三。在車隊積分榜上,麥拿侖表現強勢,拿到了151分,以58分的優勢領跑;平治積93分,位居第二;紅牛車隊僅收穫71分,排在第三位。#

2025年4月13日,F1大獎賽巴林站正賽在巴林國際賽道進行,麥拿侖車隊澳洲車手皮亞斯特利(Oscar Piastri)杆位發車,一路領先奪冠。圖為主辦方在頒獎禮上釋放煙花慶祝比賽落幕。(Clive Rose/Getty Images)
2025年4月13日,F1大獎賽巴林站正賽在巴林國際賽道進行,麥拿侖車隊澳洲車手皮亞斯特利(Oscar Piastri)杆位發車,一路領先奪冠。圖為主辦方在頒獎禮上釋放煙花慶祝比賽落幕。(Clive Rose/Getty Images)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